随着杭州楼市缓慢回暖,房产中介的日子也终于不那么难熬。记者昨天从杭州市工商局获悉,今年1~8月份,全市中介服务业发展态势有所好转,其中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以及利润总额都有不同程度增长。最为引人关注的是,房产中介限额企业成绩亮眼,前8个月实现利润4757.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44.7%。
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均有增长
咨询与调查行业资产规模最大
据统计,今年1~8月,杭州全市限额以上中介服务企业(机构)拥有资产总额3731669.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其中资产超千万元的中介服务业企业有31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5家,企业资本持续扩张。
在行业资产规模上,咨询与调查行业位列第一,广告、房产中介、运输代理服务以及质检技术服务四个行业次之,这五个行业的资产规模占全市限额以上中介服务企业资产总规模的92%。
今年1~8月,全市限额以上中介服务企业(机构)营业收入总额1543237.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其中,文化艺术培训行业因基数小,增幅最大,达56.7%;人力资源服务企业129577.1万元,职业技能培训行业65199.5万元,法律服务行业73291.8万元,分别以36.6%、35.3%和28%的增长率位居第二、第三和第四。
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人力资源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行业和法律行业的业务量增加、收入相应增加。从中介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空间看,仍有可挖掘的潜力。
总体盈利止跌回升
房产中介利润涨幅超16倍
据统计,今年1~8月,全市限额以上中介服务企业(机构)共盈利10119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相比今年1~5月行业盈利同期下降34%的情况,6~8月态势明显好转。
上升势头最为明显的是房产中介,由于近期房产交易相对踊跃,今年前8个月,杭州房产中介限额企业实现利润475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4.7%。据了解,今年1~5月,房产中介限额企业的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441%,由此推断,6、7、8三个月的业绩对利润拉动影响较大。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今年6月,杭州主城区商品房共成交6747套,创下2010年调控以来新高,而在二手房市场领域,今年6月、7月成交量分别为2591套和2615套,截至目前为今年最高。
“去年很多开发商宁可不卖也不降价,有的楼盘一个月一套房都卖不掉。”双赢机构总经理章惠芳认为,今年房产中介利润之所以出现“井喷”,主要是因为去年基数太低。今年上半年,一些开发商通过降价或分销的方式提高成交量,也为房产中介带来相应的客源。另外,随着二手房市场缓慢回升、行业主动性加强,完成行业洗牌的房产中介已熬过最冷的冬天。
同样实现利润增长的还包括职业技能培训限额企业、科技中介服务限额企业、法律服务(机构)限额企业,相比去年同期,这三个行业利润增幅分别为84.7%、81.4%以及34.2%。另外,占中介服务业份额较重的咨询与调查服务限额企业(机构)前8个月实现利润4753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6%,由于其企业规模大,盈利占总盈利的47%,为中介服务业总体盈利止跌回升起到关键作用。
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
婚姻服务业利润下跌明显
尽管今年1~8月中介服务业总体盈利好转,但行业内部发展仍不平衡,近一半行业利润下滑。其中跌幅位列前三的是,婚姻服务限额企业出现负利润73.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0.4%;人力资源服务限额企业实现利润634.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4%;运输代理服务限额企业实现利润6082.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2%。
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员工资增长较快导致中介服务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今年1~8月限额以上中介服务企业应付工资总额为150137.1万元,同比增长25.4%。个别行业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因大型中介机构购置办公用房等固定资产,直接导致企业利润减少;运输代理服务行业企业由于运价下跌、出口萎缩导致业务量减少,利润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