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平潭岛风力8级,幸福洋吹沙造地一期吹填区1000多亩木麻黄在风中摇曳,一改以往一吹大风就沙尘滚滚的景象。这些木麻黄是今年3月试种的,已长到2米多高。
这是平潭综合实验区生态森林岛建设的一个缩影。
“一夕沙埋十八村”、“大风刮倒长江十八寮”、“平潭岛,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曾经,一句句俚语,向人们诉说着平潭土地的贫瘠、生态的恶劣、灾害的频发。构建生态安全有效屏障体系,对平潭开放开发建设至关重要。实验区提出,从2010年起5年内每年植树1000万株,开始大力实施绿色屏障、绿色通道、绿色城市、绿色景区、绿色村镇的“五绿”工程。
平潭有长江澳、燕下埔、流东、流西、远中洋等五大风口,在这几大风口植树造林最为困难。实验区连续3年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攻坚造林,综合治理各大风口。今年,在几大风口采取密植、深栽、打井浇水等办法,同时修建挡风沙堤,堤面覆土种草,内缘造林地设置挡风篱笆等,采取多重措施,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固沙效果。
为实现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彩化的空间立体布局,实现森林生态效益,实验区从苗木、技术、管理上下足功夫。从2010年开始,林业工作人员开始进行树种结构调整,从单一的品种向多品种、多样化迈进。去年8月,实验区还筹资组建森林园林有限公司,通过现代化企业运作推进平潭生态建设。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平潭“三沿一环”重点生态区域植树造林近3万亩,全岛累计完成3000多万株,形成50公里的绿色长廊。截至目前,平潭环岛路完成绿化工程16.9公里,坛西大道完成绿化工程5.3公里,同时在各个区域种植沉香、茶花、梅花、桂香26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