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之外,广州在全国率先公开推出“限售”政策。9月24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通过官方微博证实,将对中心城区个别异常高价的住宅项目暂时采取限售措施,主要包括限制预售规模、控制交易节奏等。据当地媒体报道,广州限售令被曝光,是因为有几个位于珠江新城的高价楼盘,近日只拿到申报预售证总量的1/3。
某种程度上讲,广州出台的限售政策,既可以在短期内稳定市场预期,有效控制房地产市场交易节奏,减少高档商品房投放市场数量,也可以在“双节”以及整个10月楼市期间做好监控,防止中高档楼盘房价非理性上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临时“休克”措施,虽然表面上降低了“纸面房价”,但实际上并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
事实上,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广州市的“限卖”,实质上更像是人为操纵房价统计数据。报道称,今年8月,广州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较7月略有扩大,涨幅“领跑”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而“领跑”的原因是中心区域高价楼盘成交量增多,导致总成交量中占比提高,造成全市均价结构性上涨。
正是因为房价一路“领跑”,“限售”才应运而生。监管部门对高档楼盘不发预售证,试图通过降低销售量,从而达到整体房市均价的“假摔”效果。事实上,采取控制预售、暂缓网签等做法的不止广州一地,全国不少地方都有类似的“经验”,以期向中央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倘若高价的楼盘被变相捂盘惜售,而只让那些位置偏远的低价楼盘得以上市交易,在此基础上统计新房的均价,就不难得出“房市均价下降”的数据。这样的数据,等于用局部替代了全部,即便不能说数据是假,但这种数字游戏,不但不能够真实反映房产市场的全貌,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
事实上,以往房价数据“失真”,大都是开发商通过谎报房价,达到少缴税款和操控房价的目的。现在看来,楼市数据失真的幕后推手不光是房企,也有少数地方政府的“功劳”。一些地方政府为给上级好看的数据,暗箱操作、制造假象,当开商商与政府组团造假,房价数据真实性可想而知。
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需要强化让第三方机构参与房价统计,目前虽然也有第三方机构参与房价统计,但官方普遍采用的还是统计局数据,如果鼓励民间组织和第三方机构参与,将可以强化统计监督力量;另一方面,对于有意干扰房价数据统计的地方政府和个人,也要进行严厉的问责。现行《统计法》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应当处以罚款。笔者以为,对数据造假行为,不能光处罚企业,对于地方政府人为干扰房价数据统计行为,更要严肃惩戒,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