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松散成另一杀手
孙国梁说,技术工人太少的问题并非难以解决。只要在施工过程加强管理,房屋的建筑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然而,和技术工人一样,建筑施工企业中那些有经验有能力的管理人员数量也不充足。
周倍成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筑施工企业通常每一个施工环节就会配备一名专业的管理人员,对这一流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把关。然而,在现在的房地产建筑施工领域,很少有一名管理人员是专门监管一个环节的。通常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只有一到两名管理人员监管。而一名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并不太可能覆盖到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于是,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会在管理人员的眼皮底下放过。原本应该起到第三方质量监督作用的施工监理方,也已很难完全担当质量“把关人”的角色,这使得施工领域中的质量问题不断出现。
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吴维佳认为,建筑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施工部门的鱼龙混杂,项目的多层承包等。有的大项目经过多层承包,导致不能用合格的施工队来完成。另外,有时投资方的资金不能完全到位,施工方只能偷工减料。另外,在土木工程中,施工方工人无资质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具备专业技能是常见现象。另外,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扩大,规模增多,许多项目匆匆建设,短时竣工也会造成房屋质量不过关。
吴维佳还表示,房屋应该有一个不断维护监管的过程。在欧洲,房屋10年要进行一次检查,确保质量达到交房时的要求。但在国内,建筑方很少有这方面的维护,这就需要管理部门重抓这件事。
孙国梁表示,大部分的建筑质量问题,其实都是施工监管不力造成的。绿城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增加工程监管人员。
仍有偷工减料风险
周倍成说,建筑施工环节的工艺问题,通常会导致房屋地坪不平,层高高低不一致。但是,有时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是采用的建筑材料本身就存在问题,例如使用非标准的水泥和钢筋。
非标准的水泥和钢筋,和标准水泥、钢筋的差别就在于尺寸。非标准的尺寸要比标准的小些,价格相差几百元钱一吨。不要小看仅仅几百元钱的差价,一般一个工地要用几千吨的水泥,仅仅这一部分材料的成本就已经不低。这些不标准的水泥和钢筋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尺寸的差异而造成缝隙,进而出现房屋漏雨等现象。
周倍成说,建材领域的监管通常是由监理来实施。但很多监理本身的专业知识就不够全面,再加上建筑施工队有时会给一些小恩小惠,就会出现采用建筑材料比较差的问题。如果是小型民营地产商开发的项目,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不过,孙国梁说,目前品牌开发商开发的项目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多数地产商还是希望房屋的质量能有很好的口碑。
消费者维权难
孙国梁说,如果开发商在施工环节中安排更多的管理人员加强监管,包括对每个工艺流程都有明确的规定,那么房屋整体质量是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的。
看上去应该十分容易整治的房屋质量问题,为什么会成为房企的“顽疾”,难以得到真正有效地根治?
上海杜跃平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杜跃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房屋预售合同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不足。目前版本的预售合同通常规定,房屋只有出现结构性的质量问题,或者说房屋的质量问题影响到购房者居住时,买房人才有可能退房。而对于一般的质量问题,仅仅是以维修费用的一定比例作为赔偿。而眼下市场上销售的很多期房楼盘,甚至连赔偿都不给。
杜跃平认为,预售合同对购房者保障不力,让开发商松懈了房屋质量弦,于是出现了开发的楼盘越新,房屋质量却越差的奇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