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房地产,20年来,由南而北,由春入夏,几番起落风云。“史上最严”政策出,这是一场从未有过的挑战,没有经验可参考,更没有时间轴可以衡量,它已经开始,却看不到尽头。立足经济转型信念,必是地产退出经济舞台中心之时。从原本简单暴利到必然转型的“后调控时代”,此乃房地产20年未有之一大变局。
8月中旬,一篇《一个地产大佬的非典型“死亡”》的文章引发流弹四射,最终击中“华南五虎”之一的珠江投资,“被死亡”对珠江投资而言,有“躺着中枪”的无奈,时至今日,珠江投资不得不向媒体广发其品牌通稿,不厌其烦地诉说珠江投资乃是“全系布局”,而非已经厌倦地产舞台。
相对“假传言”而言,本周一则“真危机”的新闻更令人唏嘘。经历卖楼、卖地、卖项目后,绿城集团净资产负债率由去年年底的148.7%降至较安全的93.5%,绿城董事长宋卫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绿城“补考及格”,下半年无需为生死伤脑筋。暂别危机并不意味着危机已经过去,绿城前路依然艰难。
无论是“真危机”还是“假传言”,无不指向当前房企转型的大变局。
光“建房卖房”不够,
还要搞“全系战略”
房地产业单纯“建房子—卖房子”便可以赚钱的模式恐怕已经过去。事实上,目前的地产“大鳄”,没有几个还在单纯地做着“建房子—卖房子”的事情。
必须把“房地产业务全系化”,是珠江投资在这几年内的探索,“这不意味着珠江投资不做‘建房子—卖房子’的事情了,只是不能再这么简单地去做”,珠江投资某高层这样告诉记者。据该高层的说法,“全系战略”可以分为“大全系”和“小全系”两个层次,“大全系”指不仅有房地产开发业务板块,还有铁路、煤矿、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业务板块,商贸物流、工业园、软件园业务板块以及教育板块等业务。“小全系”则指珠江投资业务在横向的产品多样性和纵向的产业链延伸。在横向上,珠江投资的产品类型包括高层住宅、别墅、loft公寓、商业MALL、写字楼、酒店、城市综合体等,“在中国,少有开发商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有如此丰富的产品线”。
无独有偶,不久前,记者以文字形式采访了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这一被业内称为“最懂政府的开发商”,面对记者“是什么,让绿地可以轻松应对调控,并在每一次调控中完成规模与竞争力的跳跃式发展”的提问时,他的回答也是“多元化、全系化的开发策略”。
不知道对于在“求生风波”中跌宕起伏的宋卫平而言,“太专注做房子”是不是一个教训。不久前,宋卫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即将提起“菜篮子”做农业,并笑言“做农业不像做开发商那样受歧视”。
做好“语文题”不够,
还要做好“数学题”
“房地产可以说就是两门课程,一门是语文,这个我来管;一门是数学,就是财务和经营,这个是副董事长寿柏年负责。我们语文能考第一,数学刚刚补考及格。但是这个数学题目出得有点怪,所以我们没考好。”宋卫平如此解释绿城此轮困境的根源。
这道绿城没有考好的“数学题”显然颇为难解,假如说,在产品与经营业态的转型是目前房企所需要做好的“语文题”的话,那么,“房地产金融需求”的转型,则是目前房企都要面临的“数学题”。
“行业转型与金融转型本质上是一致的。短期来看,针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严格控制是房地产企业启动多元化融资渠道的触发因素,也是过去两年房地产金融产品迅速增长的原因。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房地产业态的多元化,从住宅开发走向商业地产、物流地产等均会导致企业资产与负债结构的重新匹配,这意味着一次性的资金支出需要通过房地产金融产品来应对,否则,房地产转型也会受到不少抑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从金融角度谈了他的看法。巴曙松认为,2012年,将是房地产市场的“转型元年”。
从这一点来看,对“珠江系”领军人物朱氏三兄弟来说,“数学题”显然是这几年主要攻克的重点。据珠江投资内部人士介绍,朱氏三兄弟很早便开始介入金融领域,以入股广州农商行一事为例,以朱拉伊为主的朱氏三兄弟通过新南方集团及其他公司所占的股份,成为该银行第三大股东;而包括珠江投资、新南方集团等多家朱氏家族公司,共同拥有广东省首家获批的本土寿险公司珠江人寿60%的股权。“其实金融的投入,一直是三兄弟致力发展的,但中间也有诸多曲折,可是他们的方向未变,金融的助力才让其他实业发展加速。”接近珠江投资的人士认为,珠江投资转行做资本运作、风险投资、房地产金融,是房地产调控所逼,但如果走得好的话,或许将会“逼”出一块新天地。
“那不是‘自杀’,更不是‘败走麦城’。也许,不久后,大部分开发商都要开始走这样的路”,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回想起来,“非典型死亡”事件刚爆出时,任志强的评语也颇有意思———“聪明人干了件聪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