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们互相也都是熟人吧?”
“有的居民不是我们的熟人,也有跨区域的申请人。除了去居委会了解情况,我们还会在社区和街道进行公示,保证评议的公正。”
得到答复后,李克强强调,保障房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一种途径,分配是保障房的“生命线”,如果分配不公平,那结果会引起更大的不公平,要在这方面加强探索,加强机制建设。
当前重要的是形成保障房的有效、持续供应
李克强还听取了北京、上海、四川、陕西、河北等省市负责人关于保障性住房分配和运行情况的汇报。他指出,目前大规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保障房占整个住房体系的比重已超过10%。这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重大的发展工程。
李克强强调,要注重形成保障房的有效供应。今年是保障房建设竣工面积最大的一年,但是竣工并不代表就能够让困难群众住进去,现在社会的关注焦点是保障房的质量如何,对待质量问题必须坚持“零容忍”。目前,还有些地方保障房申请量和供给量不匹配,配套跟不上,这样就不能形成有效供给,各地要加大对保障房市政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形成保障房的有效供应,进而提高城镇化质量。
李克强指出,要推进保障房的持续供应。现在是保障房建设任务比较集中的时期,但是,就国家的城镇化进程看,城市人口会逐步增加,“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会继续提高。各地要多渠道筹集资本金,推动形成保障房持续供应机制。如在配建过程中,可把底层交给物业进行商业运营,通过各种手段逐步实现可持续运营。
李克强表示,要努力探索保障房建设和运营的长效机制。各地要推进健全保障房管理机构。抓紧制定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主要保障对象是买不起商品房的中低收入群众,保障房建设也有利于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各地要抓紧制度设计,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