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奔赴16个省市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此次督查的重点为:住房限购措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住房用地供应和管理、税收政策执行和征管等情况。
近日,督查组已督查结束陆续返京,督查结论也随之浮出水面,16省市中仅广东江门市挨批,“对江门落实调控政策出现的偏差与不到位之处,督促进行整改”。其余省市均获得积极评价。
对于这样的督查结果,完全在我们意料之中,因为大张旗鼓的督查组绝不能探知楼市真相。
首先,督查组的人员构成决定督查工作的难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尽管国务院没有公布此次督查组的成员构成情况,可在笔者看来,此次督查组成员必由各部委派员构成。由于其工作属性,这些督查人员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认知与了解均不会达到相当的高度;再者,这些人员或多或少和地方政府官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督查组对这些督查人员的督查难以设置严格的考核标准。故此,督查组成员在执行力方面难以有上佳表现。
其次,督查组到地方后的相关事宜必将由地方政府安排,督查人员能否上报真实的市场状况,我们不得不持怀疑态度。督查组到地方,相关人员的吃、住、行甚至检查路径均将由地方安排。督查组莅临地方,地方官员必将好生款待,甚至好礼相送。督查人员能否上报真实的市场状况,我们不得不持怀疑态度。
第三,大张旗鼓地告知地方将有督查组造访,固然能对地方政府产生警醒,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政府起到鞭策作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地方政府提前做好应付检查的准备。“知道国务院督查的消息后,各地方政府都有些紧张,因为房价有所上涨是不争的事实。”知情人士透露,在此次督查过程中,地方住建部门在审批楼盘预售许可时开始变得格外小心,高价楼盘尽量暂时不入市,住建部门也给开发商、二手房中介打过“招呼”,要求督查期间积极配合。这样,督查组所能看到的必然是地方政府希望提供给督查人员的经过包装的所谓事实。
希望提供给督查人员的经过包装的所谓事实。 故此,笔者以为,中央欲达探明楼市真相之功,须组建强有力的督查团队,采取暗访的方式进行。除了部分领导由相关部委选派外,督查人员由民间选聘,且明确相关责任、严明相关纪律、明确奖惩事项;采取暗访的形式进行,在督查组赴地方时不发任何新闻或消息,到达地方不与地方政府打招呼,督查过程中保留一切能够保留的证据。待督查工作完毕,由督查小组出具督查报告,并于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督查结果。
故此,笔者以为,中央欲达探明楼市真相之功,须组建强有力的督查团队,采取暗访的方式进行。除了部分领导由相关部委选派外,督查人员由民间选聘,且明确相关责任、严明相关纪律、明确奖惩事项;采取暗访的形式进行,在督查组赴地方时不发任何新闻或消息,到达地方不与地方政府打招呼,督查过程中保留一切能够保留的证据。待督查工作完毕,由督查小组出具督查报告,并于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督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