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首次透露了迄今为止受惠于保障房建设的总人数:约3000万户,将近一亿人。
在人民网全国纠风工作系列第13期访谈上,张学勤表示,据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265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物住房保障受益户数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比例达到11%。这一部分统计数据包括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公租房,还有一部分棚户区改造计划的受益居民。
除此以外,通过货币补贴形式受益于住房保障计划的居民约有近450万户。张学勤说,二者合并计算约有3000多万户,如按三口之家计算,总共有近一亿人通过不同形式的保障房解决了住房困难。
我国最早的住房保障始于1998年建立的廉租房制度,而集中、快速地进行保障安居工程建设主要集中在2008年四季度以后。根据已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新开工的保障房已经达到年度目标的63%,建成率达到年度目标的52%。张学勤认为,今年保障房总体进展比较好。
他表示,国务院提早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座谈会进行专门的连续部署,各地提早部署,以及中央下达补助资金的时间较早,是今年保障房进展顺利的主要原因。
据悉,今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新开工700万套,要求确保建成500万套。与历年结转的未完成工程合并计算,今年实际在建规模达1700万套左右,也是历史最高。
截至6月底,全国已开工470万套,占年度计划的63%,比去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基本建成260万套,占目标任务的52%;完成投资50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70亿元。
■名词解释: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指为落实住房保障发展目标,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系列帮助城乡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的项目和计划。其中包括主要针对城镇居民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即“保障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以及针对农村居民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
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四类。
棚户区改造包括城市棚户区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国有垦区危房改造五类。
以上两种通常被称作实物住房保障方式。此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发放货币补贴,即向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支持其在市场上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