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闽清县东桥镇的“东桥”,或许没多少人熟知;但作为深圳东桥表业协会的“东桥”,名声响当当。
如今,名扬天下的“东桥”要回家了!
说起深圳东桥表业,不得不提此次回归发起者、深圳神龙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祥平。31年前,林祥平怀揣30块钱,闯天下,修手表。12年后,开始卖表,并在全国13个省市建立批发网。随后,组装、生产、研发……逐渐声名鹊起。
正是敢于“吃螃蟹”的林祥平,带动整个东桥表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最终在深圳形成产业。目前,深圳东桥表业共拥有会员企业286家,会员企业年产值及贸易额超过80亿元,涵盖手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年产手表数量世界第一。
此前,东桥表业的回归谈过多年,却未有实质性进展。闽清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新怿告诉记者,主要因为企业数量多,决策难以统一,而且企业长期在深圳投资,基础坚实,不敢轻易挪动空间,更担心投资会面临很大风险。
回归的转机,源自政策的导向。
近年来,我省出台措施,加快民企产业项目对接,扶持民营企业“二次创业”。
去年7月,闽清县提出建设“三个新城”的发展战略。其中,计划在闽江以北的传统农业乡镇东桥建设产业新城。于是,吸引东桥表业回归,打造表业专业工业园,成为重要抓手。
顺利回归,服务招商、亲情服务功不可没。
服务招商。省经贸委主动为东桥表业出谋划策,以企业集体投资建设工业园区的模式,搭建载体和平台,吸引更多企业回归,使企业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作战;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为回归工程提供了16亿元的意向性贷款;闽清县成立东桥产业园建设指挥部,投入8000多万元作为园区配套建设资金……
亲情服务。2007年,林祥平率先回来,在东桥镇安仁溪村成立福州小神龙表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发展迅速。“榜样的力量”引发“以商引商”的效应;4月和5月,省领导先后到深圳东桥表业协会和福州小神龙调研,动员企业回归;闽清县委县政府加强与深圳东桥表业协会的沟通协调,召开各类洽谈会达20多次……
招商的同时,东桥的交通配套也在改善。在建的合福高铁、京台高速,分别在东桥辖区内设立闽清北站和互通口,让东桥“走”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