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央行28天内连续两次降息 或将促成楼市生机重现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2.07.08 来源:长江商报

导语:央行连续降息,当然不是为了救楼市,但是,央行通过降低银行存款准备率、降息、逆回购等手段释放的资金,却不可能完全按照政策的意图进入该进的部门,而是极有可能再度进入楼市,从而给正处于困境中的楼市带来生机。
标签:   央行  降息  楼市

        从7月6日开始,我国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进行了今年内第二次调低,由于这次降息与上一次降息相隔仅为28天,因此在很多人看来,这次降息显得十分突然,而由于降息的时间窗口是在6月份经济数据公布规定日期的前夕,因此这也被普遍理解为将要出台的经济数据估计很不乐观,从今年二季度形成的中国经济下行趋势并没有得到改观。市场认为,虽然6月份CPI同比增幅可能在3%以下,创下近年新低,但GDP同比增幅也将大幅走低,估计将跌破8%。

  此轮经济下行为什么会出现?舆论普遍将其解读为是从紧货币政策的执行,它虽然成功地控制住了物价,但也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了伤害,企业得不到银行信贷的支持,开工不足,市场萎缩,这从前几个月已经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可以得到证明。于是,货币政策转向便成为市场管理部门当然的选择,从去年底开始,央行已经开始了连续降低银行准备金率的行动,并在上个月开启降息大门。但是,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货币政策的转向已有一段时间,银行对于向企业放贷也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企业借贷却并没有出现高潮,相反一直处于低位。

  这种状况说明,将目前的经济下行理解为货币政策过紧,只是一种皮相的结论。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中虽然确实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并不是决定因素,我们还得跳过这层屏幕,另外寻找到真正的原因。一个无法回避的情况是,已经持续两年多的楼市调控,今年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房价疯狂上涨的势头终于被遏制住,多个城市的房价出现了下跌,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加入了以各种名义微调楼市调控政策的阵线,期望让这个已经有点沉寂的市场能够重现生机。

  这种博弈深刻地说明,楼市的低迷已经让部分地方政府出现了担忧。这是因为,楼市曾经长期被地方政府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龙头产业”加以扶持,但由于本轮楼市调控只注重压低房价,而未能借着经济结构调整改变楼市在经济结构中的这种龙头地位。因此,楼市先于其他行业承受了前期货币政策从紧的压力,并且由于其龙头地位的客观存在,对其他行业产生了辐射作用。而当货币政策开始转为宽松的时候,楼市也完全有可能最先享受到这种变化的“阳光雨露”。

  央行连续降息,当然不是为了救楼市,但是,央行通过降低银行存款准备率、降息、逆回购等手段释放的资金,却不可能完全按照政策的意图进入该进的部门,而是极有可能再度进入楼市,从而给正处于困境中的楼市带来生机。一个月前推出的今年第一次降息已经昭示了这一点,这次降息举措推出后,实体经济依然没有太大起色,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再一次创下阶段新低,但是全国100个城市的新建住宅平均价格却比5月环比上涨0.05%,结束了2011年9月以来9个月的房价环比下跌趋势。从这种对比中已经可以看出货币流动的迹象,PMI不景气,说明企业开工不足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甚至更趋严重,而房价止跌回稳,则表明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资金支持,他们已经不再像前期那样急着压低房价抛售囤积的房源来渡过难关了。在一切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目前的二次降息,其效果很可能会重复前一个月来的情景。

  不可否认的是,楼市低迷已经成为本轮经济下行的“先知先觉”者,那么,当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来保增长、稳增长的时候,楼市这个屡试不爽的行业很容易得到货币政策的眷顾。目前,由于货币政策已经进入放宽通道,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购房者对房价进一步下跌的预期,因此促成了楼市成交量在最近几个月出现可观上升。虽然在限购政策未改变的情况下,目前有条件购房的都在限购政策允许范围之内,但是其中仍有不少投资性购房需求,而由调控促成的房价下跌反而给这部分需求创造了一个低价入市的市场机会。很显然,央行的连续降息,正在形成使楼市重现生机的作用。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

  周俊生

推荐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1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 2283391836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