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私募多为高利贷
房地产业的资金链持续恶化,IPO、发债、外资等融资通道对房企继续关闭,于是地产私募成为房企筹集资金的唯一通道。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显示,人民币房地产私募基金总规模已达千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1倍。而最大的危机在于,这些以债权形式投资于房地产项目的地产私募,实际上成了变相高利贷,对大多数投资人来说,其风险处于不可控状态。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副主席朱大鸣认为,地产私募基金正像毒药一样在吞噬大大小小的房地产企业。私募基金的平均回报成本要求25%,甚至高达30%。所以房地产私募基金已经演变成另一种高利贷,对中国经济发展构成了危险,也是推高中国房价的新祸首。私募基金只能加快房企的破产,或房企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一旦市场变暖,抬高房价,最后受损的还是购房者。
据了解,目前大概只有5%的房地产私募是规范的,其他都是“高利贷”,一位地产私募资深人士透露,在“地产创新融资”外衣下,在高达25%的预期收益率承诺背后,是正在燃烧的危机导火索。
房地产私募基金的蓬勃发展虽正当时,但是该类基金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发展历史短暂,整体规模较小,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国外房地产私募基金一般由行业协会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和规范基金运作。我国去年8月成立了房地产投资基金联盟,并联合发起自律宣言,但是进一步政策规范仍需加强,只有不断提高行业自律和规范水平,才能有效防范信息披露、融资退出等风险,合理引导房地产私募基金向“正规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