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堵,更要疏。罗源发展出路何在?
站立新起点,内外观照,罗源决策层将目光聚焦于另一个宝藏——丰厚的海岸、港口资源。
罗源湾是我省六大深水良港之一,北岸岸线全长41.2公里,可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7个,尤其是将军帽一带可建20万至30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然而,由于历史等因素,这些资源长期沉寂,2004年以前泊位码头最大只有5000吨级。
重新审视潜力和优势所在,罗源提出新时期发展战略——发挥港口岸线资源优势,推进港口、产业、城市“三群”联动,以港兴县,工业强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沉寂已久的罗源湾,终于动起来了。罗源引进央企华能集团进行港口开发,先后建成狮岐作业区3万吨级码头、碧里作业区2个5万吨级码头,只有罗源湾没有罗源港的历史就此改写。2011年,港口年吞吐量达1299万吨,创出新高。
发展转型:
“冶金城”引领临港产业崛起
巢好凤自来。基于深水良港易于大出大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的优势,冶金建材、机械制造、船舶修造等产业快速向罗源湾聚集。
福建宇星实业公司注册资金达6亿元,主要生产低碳钢板、镀锌板等。项目总投资15.57亿元,一期计划年产50万吨镀锌板及冷轧板。其中,第一条生产线已于2009年初建成投产,年产20万吨镀锌板,第二条生产线去年10月试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全部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00万吨精品钢铁涂镀层板材的能力。”公司副总经理刘军捷介绍。
闻风而来的还有,投资18亿元的亿鑫钢铁,投资3.5亿元的晟元不锈钢,投资5500万元的恒久专用车等。服务业企业顺丰钢材市场,将吸引近300家钢铁贸易商入驻,有望成为福州最大的钢材交易市场之一。
更大的手笔,是央企宝钢的加盟。2010年12月,宝钢着手重组德盛镍业;2011年3月,宝钢增资46.67亿元,完成对德盛的重组。宝钢德盛一期项目150万吨不锈钢生产线已基本建成,二期项目300万吨不锈钢生产线正在加紧筹建,到“十二五”中期,将形成300万吨不锈钢生产能力。到“十二五”末期,将形成400万吨不锈钢产能,年产值达600亿元,加上带动下游深加工产业,未来将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冶金(不锈钢)产业园。
集聚效应正在显现。2011年,罗源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48.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27.5亿元。位于罗源湾开发区的宝钢德盛、三金、亿鑫、宇星等23家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产值270.7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2.7%。
罗源临港产业,开始发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