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关于30家房地产商的调查显示房企现金流不佳或引发破产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正在经历艰难的时刻。渣打银行最新的调研显示,他们的拿地意愿降低,土地流拍个案增多,地价已经回落。与此同时,房屋库存仍在增加,尽管幅度不大,但足以让开发商预期房价还会有20%以内的降幅。
今年2月底,渣打银行的研究团队在二三线城市,对30家房地产商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研究探讨。这些城市包括成都、武汉、南京、杭州、西安、石家庄、中山和肇庆。渣打银行发现,中国房地产正处于“弱平衡”状态,短期内建设前景稳定,“但是显然,3个月之后有可能更趋疲软”。
这种预期或许与房地产商融资状况相关。渣打银行的调研团队发现,对开发商来说,融资环境虽日趋紧张,但并没有极度恶化。至于开发商的现金状况,24家称当地开发商很紧张或者担忧。少数几家表示非常担忧。但有6家认为,如果3个月内销售状况不改善,即将面临破产风险。
开发商为了筹集现金而出让土地或工程项目,19家调查对象称,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此刻,没有哪个开发商不希望政策放松。不过,他们感到中央政府的决心不易动摇。77%的开发商认为未来3个月中央不会改变房地产政策。
如果政策放松,会是什么形式的放松?开发商回答居首的是更宽松的银行贷款,其次是下调房贷利率(事实上这正在发生),再次是允许信托公司给开发商的信托贷款展期,此外,还有放松限购及地方政府收购开发商手中的项目用作保障房。
尽管如此,房地产市场些许曙光已然出现。今年春节假期之后房屋销售状况有所改善。房屋销量与前两年高潮时相比仍处于低水平,但自春节假期以来,销量保持向上的态势。政策层面,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表态,鼓励银行支持房地产企业建设普通商品住宅,并鼓励银行降低首次购房人的购房贷款利率。
渣打银行的调研显示,一线城市正引领新房价格的调整,二线城市的房价调整目前也已开始。 三线城市住宅平均售价仍然较为稳定。不过,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干预房价,如暂停颁发高端项目销售许可证等,因此,房价均价并不可信。土地市场亦显疲态,尤其是一线和二线城市。尽管土地出让面积增长非常有限,平均地价却明显下降。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继续加大。
目前,开发商的建设活动没有大幅度减少,甚或略有反弹。30家开发商中有14家反映当前在建的房地产项目较3个月之前增多,9家开发商的在建项目少于3个月之前。至于未来3个月的建设活动,12家开发商表示建设项目将会增加;9家开发商表示可能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