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将是‘最难受’的一年。”中欧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博士言及今年中国经济时做出如此判断。
昨日下午,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共同主办,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EDP中心承办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建院30周年系列论坛”隆重开坛。论坛主办方邀请了来自中欧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博士发表了“2012资本市场投资机遇”的精彩演讲。来自厦门各大银行、金融界的嘉宾800多人出席论坛。
据悉,厦大经济学院建院30周年系列论坛每期将以不同主题开讲,邀请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名流、业界精英、政界官员就当前经济热点、难点进行研讨,并免费对社会各界朋友开放。
谈经济
今年“最难受”
许小年说,管理层对经济大势很会用词,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2011年是“最不确定”的一年。今年呢,词用光了,但是他认为是“最难受”的一年。难受在于知道问题所在,但“病人”不吃我们开的药方。管理层想用舒服的方式渡过难关,但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该来的都会来的。
许小年认为,全球和中国经济都面临艰难的调整。从中美两国的经济看,美国是过度借贷和过度消费,中国则是过度储蓄和过度投资,形成一个半真实半泡沫的全球化红利。最终,资产泡沫破灭,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随着海外市场的萎缩,中国过度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终将水落石出,不仅表现为制造业大量过剩,而且基础设施也过剩。
典型的如高铁建设,超过了中国人的收入水平,导致铁路债券都快卖不出去,最后财政担保,财务问题迫使铁道部进行改革。这只是一个缩影,过度投资导致的过剩将使国内经济难受,不止今年,而且明后年都难受。所以你可以看到钢铁厂不炼钢了,去养猪种菜了,因为炼钢不如养猪种菜赚钱。
谈规划
那是“鬼话”
许小年说,虽然中国经济面临调整压力,但增长潜力犹存,只是受体制束缚大。以城镇化比例看,我们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是46%,日本、韩国为70%至80%。不过,我们的水分很大,我估计真实的城镇化水平只有35%至40%。因为有一两亿的农民工兄弟属于长期流动人口,他们居住城市长达半年以上,也被统计为常住人口。实际上他们多数人在城里干最脏最累最差的活,省吃俭用,节余的钱都带回农村老家。
民营化程度仍很低,中国这二三十年的发展,是靠体制外而不是体制内的“规划”、“顶层设计”等搞出来了,是企业家们老百姓们包括农民工们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许小年自己出身计划部门,称自己从来不相信规划,认为那是“鬼话”。金融危机以来,一个月一个规划、一个振兴,制造垃圾的速度太快了,这些“鬼话”不起副作用就相当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