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
有记者问,现在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待遇差别较大,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退休人员双轨制的问题。
对此,尹蔚民表示,从长远来说,要解决退休待遇差这个问题还是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就这一问题去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已经做了原则的规定,我们现在也在积极地推进,现在已经在五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将来我们在总结试点的基础上要完善这一制度,到合适的时候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再推进机关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十二五”每年最低工资调整不低于13%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问题,尹蔚民表示,去年有25个省(市、自治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幅度达到了22%,这个调整是在前年30个省(市、自治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年30个省(市、自治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了24%的调整幅度。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每年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不低于13%。
扣除财政补助,去年13个省养老金有缺口
尹蔚民表示,我们国家的企业职工养老金目前结余1.9万亿,去年养老金收入大约为1.3万亿,支出约为1.2万亿,略有结余。所以从全国层面看,不存在养老金缺口的问题。我们既有当年的结余也有累计的结余。
去年财政对职工养老金的补助大约为1800多亿,如果扣除财政补助,有13个省有缺口,但是这种情况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从刚开始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时全部是收不抵支,缺口逐渐在缩小,现在一直缩小到13个省,但是加上财政补助全部都是收大于支。
深访谈
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
一毕业就想买房
这种心态不正常
“住房应该是最昂贵的消费品,应该是用一生的规划来解决。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一走出校门就要买自己的房子,这是不现实的。”
“大学生一毕业就想买房,心态不正常,美国也没有这么高的住房自有率。二三十岁的时候,住着国家提供的房子,有什么不好?”昨日,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郑功成就今年两会期间社会关心的社保热点话题接受了本报专访。他还表示,国人需有正确的“住房观”,不能“一步到位”,一开始就想住上自有产权的大房子。
记者:去年投资仍是拉动经济主力,内需拉动并不明显,是否跟社保体系不完善,大家不敢花钱有关?
郑功成:投资拉动往往是恶性的,因为它与消费脱节。比如我们的过剩产能,钢筋、水泥。为什么消费不旺呢,一方面收入偏低。过去几年,城镇居民收入虽有增加,但低于GDP增速,更远低于税收增长。这表明我们初次分配的格局还没有调整到持续增加劳动报酬的阶段。居民的后顾之忧依然存在,社会保障制度并未能给人稳定的安全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