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银行家们来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诸多专家以及来自各部委的官员们,对于房地产调控态度则显得“理性”很多。
1月7日-8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在钓鱼台宾馆举行,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土部等部门的高层官员悉数出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赵昌文表示,2012年对中国企业发展来说可能会面临更多困难,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复杂和严峻,国际市场需求增长可能继续放缓,国内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调,各种快速增长中被掩盖的矛盾和问题可能会逐步凸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对政府部门和企业分别提出了十六个字:政府的决策要“科学判断、统筹安排、市场主导、综合应对”;企业决策者要“沉着应对、主动调整、防范风险、转危为机”。
国务院参事、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在上述会议上坦言,房价和房地产投资不能“一头向下”,应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平缓性,在房地产调控上要讲究力度,再有1-2年时间,使得房地产市场慢慢调整到位。
“硬着陆”风险
“楼市调控带来的风险将在2012年集中体现,为楼市调控的执行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压力”,夏斌在“第十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如是说。
夏斌介绍,中国经济来自于国内的风险主要是房地产投资的下降。楼市调控持续一年多,成交量、房价下调明显。
“预计今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将占到中国整个投资水平的25%以上。”夏斌介绍,作为拉动中国投资的重要引擎,房地产投资下滑,对中国整个投资水平的影响明显。
另一方面,夏斌表示,房价下降的直接影响是,地方土地出让金的大幅下滑,加剧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和银行体系的不稳定,并对股市也形成相应的影响。
根据审计署2012年第1号审计报告,2012将有约1.8万亿地方政府债务集中到期。
“实际上,各级政府地方融资平台违规整改中,依然有很大的缺口,土地收入的减少,再加上偿债压力,地方融资平台的违规风险很快就要暴露。”夏斌如是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也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房价和交易量下降,导致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减少,而出口市场增长有限和消费市场乏力的情况下,需关注房地产市场下滑带来的投资下降的问题。
商务部一位官员表示,2011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到16%左右,相比前几年每年34%左右的投资增长率来说,下滑速度还是很快的。
“制定中长期适合中国国情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一项长期任务,但是从目前来看,房地产市场还需要1-2年的楼市调控进行稳定,逐渐剔除其投资属性。”夏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