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三个多月但税收规模不及一套房价"现象备受关注:从今年1月底房产税改革在上海和重庆两市"破冰"试点,房产税征收已经近4个月。而日前来自上海和重庆两地的数据显示,房产税试点至今,上海市认定应税住房2300余套,征收约20笔的税款;重庆市已征收税款79万元。税收规模过小,引发了业界对于房产税效用的担心。对此,专家表示,房产税征收期限未到是影响其税收规模的原因之一,另外,征税期限因素,房产税税基比较窄,应税对象少也是税收规模小的重要原因。
日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表示重庆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有效、平稳推进,并表示此项改革将在充分试点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黄奇帆指出,重庆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有效、平稳推进,重庆楼市目前已出现三大变化。一是开放商造高档房的积极性明显下降,以前开发商一拿到地就想建150平方米以上的大房子,而今年重庆90平方米以下房屋开发量增加20%,而高档房、大房子的建设量下降;二是高档房的销售量下降30%;三是高档房销售价格下降10%,当然这些效果并非房产税政策单独所起作用,而是房地产综合调控的效果。他坦陈,"重庆版"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确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重庆将全力把此项改革试点到位。
重庆房产税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高档住房交易量价齐跌。据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局长张定宇介绍,目前,重庆房产税政策对高档住房的约束效果集中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通过对高档住房的"消费购买约束",起到了引导住房合理消费的作用。房产税实施后,高档商品住房项目访客量出现明显下降。;二是通过对高档住房的"价格约束",起到了遏制高档住房带动房价上涨的作用。房产税实施后,受高档住房消费需求下降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对高档住房的定价更趋理性,价格上涨预期不断下降。1月28日-4月30日,主城区应税住房交易价格有所下降,应税住房成交建面均价13140元/平方米,较房产税实施前(1月1日-1月27日)同类房屋成交建面均价14678元/平方米下降10.48%;三是通过对高档住房的"开发供应约束",优化了商品住房供应结构。房产税政策实施后,部分开发企业开始调整产品户型结构,将大户型住房比例降低,减少大户型住房的供应量,增加中小户型住房的供应量。2月-4月,建筑面积户型在10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上市量同比增加了20%。
"修改版"或许在试点后推广全国。黄奇帆表示,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将在1年至2年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完善,两地试点后的"修改版"可能在全国推广房产税改革。专家指出,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一样,不能马上显现其成效,而是像中药一样需要一个逐步的显效的过程。当前我国全面开征房产税还存在阻力,需要随着试点的探索,在将来时机成熟时推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