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济南一家房产中介机构的负责人黄超告诉经济导报记者,由于去年亏损高达30万元,其已把店铺转让,并且表示3年内不会进入房地产市场。导报记者2010年12月22日采访他时,他曾信誓旦旦地表示,2011年的目标是挣100万元(本报2010年12月24日A1版曾予报道),一年间形势逆转非他所料,房地产中介的兴衰折射出了楼市冷暖。
无奈转让
“别挖苦我了,别说挣100万元,去年亏了快30万元了。没办法,只能转手了,不然会一直赔下去。”12日晚,黄超苦笑着对导报记者说,“已经在10日办完了所有手续,现在那个店已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据黄超介绍,去年全年,他店里10个人一共签了销售合同14份,但实际成交只有8套房子。也就是说平均下来,10个人一个月也卖不出一套房子。“没办法,有6份合同是因为购房者的银行贷款申请不下来。”
黄超举例说,去年8月份,有个客户看好了一套200多平方米的复式住宅,房型、面积、价格等对方都挺满意,但是客户的惟一要求是希望中介能在一个月内帮他做好贷款。
据导报记者了解,一般情况下,客户在中介公司买房子,中介公司为了达成交易都会派专人帮着客户联系银行办成贷款。
为了能达成这笔交易,黄超动用了所有的银行关系,然而得到的结果却是不行。“联系了济南市的8家银行,有5家直接拒绝了,给的回复是没额度可贷;两家银行虽然答复可以贷款,但需要等,对于多长时间则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1家商业银行的答复虽然可以在一周内放款,但前提有两个,一是利率提高15%,二是先购买该行30万元理财产品。对于这样的要求,客户并不认可,因此最后只能‘黄’了。”
黄超说,“以前市场好的时候,银行的业务员三天两头来店里说好话,希望能把客户的贷款放到他们行。现在,想把贷款放到银行,人家业务员都是爱搭不理的,直接说不行。”
据了解,为了提升业务量,黄超把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了。“代理过海景房、洽谈过一手房的尾房销售,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黄超告诉导报记者,海景房情况一般,除了在店里摆上一张POP,然后印点宣传材料放在洽谈室,也就没什么了。“别说卖了,就是连咨询的都寥寥无几。很多进店的客户一听置业顾问说海景房的事情,就直接让打住,说不考虑。”
黄超也曾和一家房地产开发商联系,准备代理销售该开发商旗下一处楼盘的尾盘,不过最终因为付款方式的原因没能达成协议。
“我的意思是,付款方式采用532,即先付50%,3个月后再付30%,剩余部分在签订合同起半年内付完。”但开发商执意要求一次性全部付清。“30多套房子,总价接近1200万元,一次性拿出肯定不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没有达成协议。”
黄超给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店每个月的运营费用在3万元左右。其中,置业顾问的工资在1万元左右,房租、水、电、税费等1万多元,还有加盟费、广告费等。“这样算下来,一年的支出在36万元左右,一年卖出8套房子,收入不到8万元,总体算下来亏了接近30万元。”
原准备在济南西客站附近开一家新店的黄超,最终没有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