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楼市成交量依然没有回暖的趋势。统计显示,元旦假期前两天,北京住宅网签总量同比大幅下跌67%。经过过去一年的严厉调控,买卖双方在深度博弈中迎来了新年。业界人士判断,随着市场急剧变化,今年将是楼市调控、房价能否回归理性的关键一年。
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今年房地产调控基调不变,限购的延续表明诸多调控政策正处于常态化。不论是房价控制目标还是保障房建设计划,问责力度加大,表明政府的调控决心和力度空前。在这种大背景下,楼市博弈将见分晓,房价有望走出屡调屡涨的怪圈,迎来实质性拐点。据了解,北京已率先降价的一些项目获得了热销,“羊群效应”正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嗅到了市场大调整的气味,为摆脱销售困境,开始选择以价换量。
元旦期间,记者致电广受关注的北京通州区“降价先锋”京贸国际城,售楼人员告诉记者,去年10月开盘的5号楼目前起价仅为13400元/平方米,相对于此前26000元/平方米的最高报价,降价幅度接近一半。“腰斩”式的降价也给该楼盘带来了短期热销,二期目前已卖出近一半。同样是位于通州区的合生世界花园去年底推出的为期两个月的团购价只有13000元/平方米,比周边二手房价格还要低,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可售套数的两倍之多。
部分楼盘降价促销效果显著反映出,如果开发商能够接受以价换量,那么成交量将会有所回升。在去年年底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今年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支持居民的合理购房需求,优先保证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这意味着,未来刚性需求入市将会得到后续政策的支持,然而在投资盛行、房价预期大涨的时期,投资者对房价的价格弹性并不关注,如今自住型需求成为市场主要购买力时,高房价却成为横亘在购房者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今年开发商面临的资金回笼以及债务偿付压力更大,只有主动让利促销,才能消化库存,促使成交回暖。
今年是楼市调控关键一年,不仅在于房价即将出现调整,还在于整个房地产业也会因市场调整而出现前所未有的深度整合。过去开发商粗放式的经营模式造成市场里鱼龙混杂,在投资泡沫积攒的时期,一些内部经营管理不善的房企仍能获得生存空间,甚至业绩不菲。然而,市场大调整“山雨欲来”,在挤出泡沫过程中,这种粗放的经营模式必然会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