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世界许多国家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就是人口的老龄化。然而这对企业家来说,却意味着一个藏金蕴银的大市场,这个市场被称为银发市场。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1.44亿,占总人口的11%,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老龄人口的比例将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以上海为例,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300万。如果我们立足上海,仅按10%的比例解决30万老人的养老问题,无论是配套工程还是服务体系,将是庞大的,相当于创建几十个共产国际老人城,对于建筑、家电、银行、保险、医疗、保健、餐饮等行业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也是履行社会责任、造福老人的公益行动。
首先,共产国际老人城是属国家鼓励类产业,增值幅度肯定比一般房产高。
老人城坐落在启东寅阳海边,土地用填海造地而得,造价低又环保。既是海景房,又是地标建筑,必经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从2011年以来,上海等城市房产限购,这种趋势近期不会改变,目的也是引导民间资金向城市周边发展。急需一个稳健、增值、实用、实在、实际的投资项目。
其次,目前国家很重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国家下一个目标必定是老人城或者老人社区的建设,各建商、保险公司,特别是规划、策划部门,必须慧眼独到,捷足先登。今后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年青人的比例越来越低,如何更省时省力更高品质地照顾每位老人,当然首选酒店管理式、病房理疗式而又居家的老人城。老人城户型小,使用中央空调,节约能源。由于建在市郊,有利于减轻市区的人口密度。
目前,上海市正在建造1500万平米的经济适用房,很难满足低收入家庭的需要。老人城由于造价低,比经济适用房还经济适用,必定得到更多老人的青睐。
在2011年12月23日本网访问我并发布的“老有所乐 颐神养寿的乐园——访共产国际老人城策划师冯圆铨先生”一文中,提到秉承“以人为本,终身关怀”的亲情养老模式是非常可取的,也是必须提倡的,但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共产国际老人城”中的老人绝对不是看人眼色行事的二等公民。当他们买了“共产国际老人城”房产的那一刻起,IT’S DONE,这就是了,这是由双方合约确定的,不可逆转的既成事实。从此以后,老人的吃、住、行、医疗都不要钱了,终生享用,不管你是哪一身份的人,不管你是哪一国籍,老人的终生就有了保障。
2009年4月4日,我在《三亚晨报》发表的“‘老人社区’的构想”一文,以及连续在本网刊发的有关“共产国际老人城”相关文章,其本意是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关注共产国际老人城这一新生事物,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刻不容缓地将老人城的立项、规划、建设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由此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开发商可以获得廉价地块,贷款、销售不愁,盈利可观;对银行来说,受政策支持更愿意放贷,资金回笼有保障;对保险行业来说,提供了新的保险产品,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寅阳当地的农民、居民特别是低保户,可以优先获得在“共产国际老人城”的工作机会。
总之,上海300万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我构想的养老模式也是一种探索,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但愿得到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并凝聚更多热心人的智慧,共同创建这一造福老人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