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商品房投资下降是肯定的,而保障房投资又下降,明年整个房地产投资肯定会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宏观经济影响非常大,”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介绍,“另一方面,增加房地产市场有效供应,才是解决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
聂梅生表示,地方政府购买合适的普通商品房增加保障房的供应,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地方保障房建设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刺激商品房市场,促进中小型商品房投资,形成住房“双轨制”;
除此之外,住建部也为部分用地紧缺的地方开了“生地”的法子。
根据住建部年底工作会议透露的对于2012年工作的部署,商品房价格较高,建设用地紧缺的直辖市和少数省会城市,确需利用农村建设土地建公租房试点的,由省级政府报批并由国土资源部审批,批准试点。
而实际上,上述试点的政策口子是被国土部明令发文禁止的。
2011年5月,国土部出台《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要防范和杜绝擅自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兴建公租房,严肃查处“小产权”房,维护良好的管地用地秩序。
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介绍,东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发达省市,土地是限制保障房开工的一个很大的瓶颈,城市内国有土地储量较少,城市内部拆迁难度大,耗时长。
与此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表示,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建低成本的保障房,再高价卖出,避免了征地矛盾,是一条好路子。
金永祥表示,上述政策实际上是间接明确了“小产权房”的合法性,不过,在保障房的过程中,也需要防止地方政府把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压力,转嫁到农民身上,肆意征用农民的集体土地损害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