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担心崩盘,为什么担心大幅下跌,因为你没看见,党仅仅需要的,是放弃暴利,不得大涨。
截止目前并没有看见未来房价不出现反弹的关键性证据,也没有看见开发商实质性放弃暴利,因此调控不得不继续下去。
而调控什么时候收兵,以此为界。
你看见了暴利下来了吗?日用百货的毛利率是5%左右,物流业的毛利率才2%,即使是高利贷,年息也不会高过60%,而你看到过利润率为两位数的单体项目吗?即使万科宣称的,也要求利润水平至少达到25%。
同时,其它行业利润率是投入与产出的严格匹配,房地产是吗?预售款、各类垫资、延缓缴税、随意订价、通过灰色链修正规划条件、用房子按市价抵工程款,都增加了开发商的资金占用量,如果按自有资本计量回报,结束暴利意味着调控截止。
再看房价大涨的因素是否因调控失去,需求,会否因为限购限价,那些需求就没有了呢?其出路不外,寻求另一途径的投资,股市、期货、投资收藏、债券,黄金白银,还是如此,并没有更优越的渠道,所以这些钱,需求说穿了就是钱,还在那,随时可以入市,房地产退却了么?没有。
行政积压的需求,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这说明调控依然任重道远。
反过来,如果暴利与大涨均告远去,调控与不调控即没有什么意义。
两相权较,放弃暴利,丢掉大涨,也许是博弈的最和谐结果。
前一个问题仅仅是开发商独家权益,也许有许多开发商看不惯任志强,也许多数人,他们中的多数正在后悔没有听从当初任志强给政府面子的劝诫。
万科总是聪明的,当年中产阶层的定位,后来客源链整合,再后来的主动降价,这次的全城优惠,再加上郁亮新近发表的建造15平胶囊公寓,显示出其放弃暴利的决心与预见,自然能够逆市提前实现千亿销售。
笔者相信,未来一段时间,将会出现众多的万科,越早越有利,越早你实际实现的降幅便越小。
也就是:你失去的仅仅是暴利与大涨,天地风水无关其要。
后一个问题实际是前一个问题带来的必然结果,当你理解了政府的用心,当你放弃暴利了,很自然地,那些囤积的刚需先进入,接着是改善性刚需,接着是合理的投资消费,需求缓步入市,买方市场略显,大涨也失去了温床。
政府的分流设想亦可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