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资讯头条 > 正文

冬天里的楼慌:买房者买不买都慌 卖房者不缺钱也慌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1.11.29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调控政策不应松动

  对于楼市的冬天,一些地方政府也是百味杂陈。土地出让金锐减、相关税费缩水带来的财政压力和经济减速,已然让地方政府感受到阵阵寒意,而保障房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更是“雪上加霜”。

  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地方财政总收入中,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占比从2006年的38.9%,增长到2010年的65.9%,这表明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越来越大。

  “把房价过高的原因归结于开发商黑心,确实打错了对象。”经常语出惊人的地产大佬任志强称,自2002年实行土地出让的招拍挂制度之后,“价高者得”成为防止腐败的唯一路径,但推高了土地的出让价格,并刺激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杨红旭认为,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税收,占地方收入的四成到七成。随着土地市场和房产市场同时陷入低迷,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可能萎缩,这对地方财政将构成一定压力。

  进入11月份,各地土地市场流拍、中止出让的消息不绝于耳。广州一月之内三度因市场过于冷淡而不得不中止20余幅地块的出让,唯一一块按时出让的地块也因为无人应价而流拍。沈阳、合肥、昆明等地,原计划拍卖的23宗土地,只有5宗出让成功,10宗土地是因竞拍人数达不到要求而宣告流拍。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20日,其监测的全国67个城市有公告可查的土地交易总成交金额比去年减少将近三成。

  与此同时,保障房的资金缺口也让地方政府为难。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截至10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过1000万套,虽然实现了年初的目标任务,但至少需要建设资金1.3万亿元人民币。住建部近日也已经着手对地方保障性住房实际开工情况进行调查,“不能挖个坑就算开工了”。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对此表示担心——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央出台了4万亿元刺激计划,引发地方融资平台的失控性膨胀,出现了超过10万亿元的平台贷款,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还本付息困难的情形。“在地方政府已经债台高筑的情况下,保障房资金从何而来?”

  事实上,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博弈已经显现。7月12日,国务院要求房价涨幅过快的三四线城市也应限购,但截至目前,全国仅有47个城市限购,与此前业内普遍预计可达到70个左右相差甚远。

  彭博新闻社的报道也称,有不少人担心房价下跌是否会引起中国经济硬着陆,甚至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从而导致中国政府改变政策。

  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目前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高筑,一些重点项目建设又陷入缺钱的困境的时候,民众极为担心房地产调控又会暗度陈仓,使得房价再次暴涨。要防止出现这种悲剧的关键,应该从房地产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着手,在土地制度、税收制度和防止房地产暴利的制度建设方面,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避免再次进入调控下跌,不调控又反弹的恶性循环的周期。

推荐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1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