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点检查
记者了解到,在明确表示开挖基坑、圈建围挡不计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率统计之前,住建部已经向地方政府派出超过50人的督察组,逐一蹲点核实地方政府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开工情况。“不是地方报多少,我们就认多少。”前述住建部的官员表示。
中国房地产学会会长陈国强告诉记者,由于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的品类规划、建设方式、融资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存在一定程度的开工进度不同的情况。而这类问题,通过蹲点督察的方式可以纳入中央政府的监控范围,最大限度地避免保障性住房开工率统计数据的“掺水”。
“50多人的督察组主要是由住房保障司的人员组成,还抽调了一些人员,是按照每省能够安排2人进行督察的标准设计的,目前统计出的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率,都是经过这些督察组人员核实的。”接近住建部的一位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同时,这些督察情况的总结汇报,也将向全国人大呈送。
由于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等省份超额认领了2011年全年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指标任务,所以目前多省的开工率超过100%,而截至本报发稿时止,住建部统计2011年全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已达到100%。
资金新考
“建设进度的问题,实际就是资金的问题。”陈国强向记者表示。尽管2011年的开工任务已经完成,但是2012年或许才是对地方政府的资金考验所在。
记者通过住建部掌握的数据表明,2010年全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开工量为590万套。一般情况下,保障性住房的全工程周期为两年半,这590万套已开工的住房已转结至2011年建设。因此,2011年全年在建的保障性住房实际为1590万套。住建部保守预估在2011年能够投入使用的保障性住房,约为300万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