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
聪明企业这样“过冬”
大企业开源节流筹资
记者昨日获悉,省内一家大型企业眼下就采取了四项措施应对资金紧张。
首先这家企业先人一步抢占贷款规模,当银行无常规贷款之后则增加银行承兑汇票主动开票额度。二是寻找新的融资渠道,增加使用银行信托产品,设备融资租赁贷款,以及通过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替代不断减少的常规贷款。三是借助融资能力强的关联公司通过延迟付款等贸易融资形式,变相增加融资能力。四是统筹安排新增贷款与还贷时间,实行错峰管理。
此外该企业还采用了“挑三拣(减)四法”。所谓挑三:一挑信誉度高的大经销商,加快资金回流;二挑信用度高的大银行,资金到位快;三挑信誉度高的大银行,开具的汇票下家乐意接盘且贴现利率较低。四减包括:一是集团内部借助内部银行与内部结算系统,减少资金体外循环。二减现金支出,鼓励多用汇票。三减非重点工程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四减现金的分散存储,将不同地区、不同银行、多个账户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小企业组团发集合票据
面对贷款难,我省的四家中小企业上周已另辟蹊径,发行集合票据,这是福建省成功发行的第一单集合票据。
所谓集合票据是指多家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同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
此次发行的2年期集合票据由晋江市政府作为组织协调人、省内一家银行作为主承销商,晋工机械、合德轻工、盼盼生物科技、凤竹鞋业四家企业联合发行,注册金额共2.2亿元,票面利率为6.5%,比同时期的银行3年贷款基准利率6.65%略低,加上承销佣金、担保费和法律咨询等,发行总成本为发行额的8%。集合票据由省内一家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另两家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
除了上市、借贷之外,集合票据有望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第三扇窗”。(记者 欧阳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