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鼻祖郭璞评点福州:其城形状,如鸾似凤。势气盘拿,遇兵不饥,遇荒不掠,逢灾不染……自古以来就是有福之州,可是哪个片区最好呢,有人难免要发问了。
从地图上看,福州城是由接近圆形的城墙所环绕,其道路水流,均体现藏风聚水的原则, 城中心点是鼓楼,登楼则全城在望,为太极穴地所在。按照风水理论来看,鼓楼区乃是福州城中最有“生气”的地方。
城北为屏山,在屏山正北城墙上建楼,称作样楼,后改名镇海楼,为全城制高点。从镇海楼向南,即是全城最重要的寺庙华林寺。镇海楼与华林寺上下呼应,成为城北最主要的风水宝地。
鼓楼西南面是总督衙门,为全省最高军政长官驻地,全省大事要事,均在此作出决断,这里是历代省政府驻地。从鼓楼至南门有南大街相通,其中要过东西走向两条内河,由勾栏桥和安泰桥接通大路,形成城内自北向南的中轴线布局。这是一条风水线,集中了全省最重要的公署、寺庙、城楼,体现风水学中天圆地方中心点的理论。
而在福州古代四个城门之中,老福州对东门之地尤为推崇,因为这里有一座象征吉祥福祥的康山。康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岳时代。康山当时在东城门之外,位于东岳岭的南麓。东岳岭上有一座东岳庙,庙门直匾曰“东岳祖庙”。据悉,闽王王审知的儿子王延均,以福建为“闽国”,立国号“大闽”,即皇帝位,曾在福州东岳庙两次封禅。明朝时,白马山上东岳庙与康山帅庙、康山灵树庙合为一体之后,东岳庙也就搬到了康山上。
时光荏苒,古时候的康山已不再,只留存个小山包,福州的地图也难以找到康山的名字,但人们对东门之地的推崇却流传至今,也足见此地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