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底开始,为了遏制泡沫复兴,决策层不惜以计划经济回潮的方式,以严厉限购为代表的新一轮调控措施打击地产泡沫。虽然如过往每一幕类似,至今各地房价仍然坚挺,甚至不乏逆市上扬的城市,但是这一次调控的非市场化特征,较之以往尤其明显。决策当局背负着市场经济倒退的恶名,其所承担的政策成本,则早已经不能以货币数字来计量。这一次,决策层不能再输。至少,限购之剑既然已经祭出,在未来两三年内恐怕不会放弃。
自从严厉限购执行以来,各种非议不绝于耳,不同的利益中人将各色帽子扣之于限购。如果从学理和实证的角度而言,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特征的限购,确实违反市场规则和相关法律,但是若从现实角度而言,限购倒是当下无奈而实效之举。
中国地产泡沫之所以不断做大,无外乎货币泡沫膨胀和土地财政依赖,但很明显,当前形势,政府不可能短时间内将货币泡沫消除,摆脱土地财政亦阻力重重。由此,通过限购迅速冻结住房需求,让地产泡沫至少不足以再度进入快速扩张的区间,进而为挤压货币泡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赢得时间。如此以时间换空间之举,若后续相关改革和配套政策到位,此轮限购所支付的极度高昂的执行成本,倒也值当。
现实亦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这一次政府扛住了,没有再度重启保增长的政策,那开发商最终只能选择降价。市场正在进入深度博弈阶段,长时间的调控打压,地产商和地方政府的应对策略变得愈发窄仄。
前两年,在一揽子经济刺激之下,地方政府大肆卖地,土地出让金达到巅峰水平;房地产开发商拿地也十分容易,房子销售火爆,加之信贷跃进,获得大量贷款。这就使得过去一年多的调控时间,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都坐拥巨额现金,不少企业账上趴着随时可以周转的流动资金。这些人一直似乎认为,决策层会在他们的资金耗尽之前将调控政策改弦更张,重蹈过往数轮调控的覆辙,所以他们绝对并不会降价,而只是静静地扛着。在他们眼里,最终扛不住的一定是决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