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博文 > 正文

杨红旭:楼市限购见好就会收手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1.09.04 来源:杨红旭博客

  自从8月下旬台州率先推出新一轮限购以来,大家都在翘首其他三线城市。限购城市增加,已无悬念。在当前楼市成交低迷的大背景下,很多人更想知道,限购政策能够持续多久。

  笔者试图从政策原理和国际经验方面入手,简要分析之。首先,限购是一种行政干预手段,与之相对应的是信贷、税收等经济手段,前者属“西药”,后者属“中药”,西药见效快,但对身体不好,不能常吃;中药见效慢,但重在调理,可以久服。

  这个道理政府很明白,所以自去年“国十条”中首次提出限购以来,屡屡在文件中注明:在一定时期内。但这一时期将持续多久,中央却从未明确过,倒是地方政府总是积极表露心迹。比如今年一季度部分城市出台的限购令中,提出有效期暂定截至今年年底。然而,届时是否一定会退出呢?不一定。例如,去年海口市的限购令原规定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结果去年下半年调控房价的效果不好,被迫宣布继续执行。

  因此,限购的目标非常明确: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什么时候房价趋稳了,高房价城市最好是下跌一些,限购政策才可能退出。不过,当前市面上流行一种说法:限购政策将是长期的。其论据是,保障房体系尚未成型、政府促民生决心大、房产税还未全国推行等等。

  这些论据并非全无道理,但无法支撑限购长期化的观点。道理讲多了,很多人会烦,不妨看看国际经验。由于住宅既是消费品、又是投资品,兼有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不会完全放开住宅市场,而是要对于住房困难的群体进行帮扶,也即住房保障。然而,住房保障并不意味着必须对于商品房市场实行限购,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纵观全球,绝大部分国家从未实行限购住宅的政策,曾经严格实行住宅限购政策的国家只有韩国。其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随着韩国经济起飞,一方面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另一方面住房短缺,导致房价飙升。于是,政府开始推行“一户一宅”的购房制度,一个家庭只允许购买一套住房。显而易见,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在住房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保障弱势群体也有机会购房,稳定房价倒是次要的。

  而我国当前的情形是,经过1998年房改之后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超过30平米,住宅私有率高达89%——位居全球前列。我们已经过了住宅紧缺的阶段,只是因为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之下,部分城市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旺盛,部分家庭拥有多套住宅,从而导致房价过快上涨。主要是为了治理高房价,而推出了限购政策。因此,当前我国实行限购的背景、目的皆与当年韩国不同。事实上,经过近2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后,韩国住房紧缺问题缓解后,上世纪90年代韩国就取消的“一房一宅”制度。

  发展至今,发达国家民众的住房问题基本已经解决,但总有一小部分人需要住房保障,这已与限购与否无干。近几年,我国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随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受益于保障房,当然会减少社会上对高房价的抱怨,这有助于限购政策的退出,但绝非主要因素。

  从根本上讲,只要房价涨幅趋缓,渐渐回归合理水平,限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所以房价的表现才是限购令何时退出的决定性因素。今年下半年已无可能性,明年后年可能性很大,即便中央不表态,地方也会心安理得的退出。值得关注的是,前段时间住建部在《列入新增限购城市名单的建议标准》中点明:“限购期限可暂定到今年年底。”由此隐约透露出,住建部对于房价下调,还是有信心的,并不希望长期限购。见好就收,将是限购的宿命吧。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