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明确看跌
“价格在政府的号召之下,大家只能做出向下的调整。价格方面,我们现在下调了10%;估计会慢慢跌,下半年可能会再跌10%。”8月23日,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在中报业绩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这是今年房地产调控以来,大型开发商高管首次公开表态“要降价”。虽然此前各大房企都已采用了各种促销手段,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愿意对外承认降价。
“是否会引发一轮降价潮,要看具体城市、具体项目和开发商的具体情况,但对于目前资金压力大的企业来说,加速出货应是首选。”戴德梁行华南研究部主管张晓端向财新《新世纪》表示。
“降价是最后的选择。特别是经过2008年万科降价后售楼处被砸,大家都明白降价没有任何好处。”阳光100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原因有三,一是老业主闹事,给企业品牌带来伤害;二是大家心里都有数,如果都高调降价,整个市场透露出一片下行信号的话,恐怕就没有多少人买了;三是降价终归压缩了利润,没人愿意这么干。”
开发商对于降价心态纠结。上半年,大多数开发商都收缩战线,一副“挺着”的架势,幸亏三四线城市成为销售的蓝海,支撑了业绩。但随着限购政策向下深入的信号进一步释放,不少开发商可能不得不做最后的选择。
“三四线城市限购影响确实很大,我们在烟台的项目,就是趁着三四线限购政策出来之前开盘。”龙湖地产内部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
“越到下面的城市,限购影响越大。现在一方面限买,另一方面把资金卡住了,再把你的退路三四线城市截住,政府真是围追堵截,逼着你降价。”远洋地产内部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其实,早在今年3月,远洋地产就对多个布局城市制定了降价策略,新盘低价入市,快速回笼资金投入商业地产。
不少一线代理商和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现在已经到了适当降价的时机,当市场对于房价大降不报太大希望时,只要价格调整到心理价位,潜在需求就会释放。
“市场依然存在,而且现在是重要的价格弹性窗口期。万科上半年业绩持续增长,在市场完全叫停的时候还能出量,说明这是价格弹性窗口,只要价格合适,量是可以走上去的。现金流是我们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最为重要的,没有量怎么办?”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表示。
中原集团研究部高级经理刘渊也有相同看法,“要降就先降,先降能把潜在的需求抢先吸收,小幅度试探性地降不如一次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