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租飞涨,已成为厦门各行业面临的共同压力,而这,也致使不少店租合同周期缩短。
近日,导报记者走访发现,厦门商铺租赁大多采用逐月等额、按营业额扣点、周期性递增等租金计算方式。
其中各有利弊,且看业内人士逐一分析。
逐月等额 租户不划算
老胡的小炒店开在湖明路,生意一直不错,眼看着厦门店租“噌噌”上涨,老胡暗自庆幸,原来,自己的店铺当时签的合同是按照每个月5000元,共签了2年。
老胡觉得,这种每个月定期缴纳同等额度的租金方式比较合理,租赁双方都比较省事。
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厦门街面上大部分的商铺,都是按照等额租金方式出租。此方式的优点在于房东“旱涝保收”,但对租户来说,还没回本或者盈利,合同就到期了,要面临新的价格。
按营业额扣除 房东很忐忑
小曾几年前在某商场租赁了一节十多平方米的柜台,代理韩版女装,他的租赁方式就是按照营业额扣点。
该商场是管理公司将整栋大厦所有的柜台租赁下来,然后再转租给各个店主。“然后按照15%左右的比例,从品牌店主的营业额中扣除租金。”小曾透露。
这种租赁方式,合同签订的期限一般在5年以上,此方式的优点是房东可以随着租户的收益提高而增收,但缺点在于所有的风险都由房东来承担,企业营业额不好或者有所隐瞒时,房东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周期性递增 较为合理
老杨现管理着一家四星级酒店,他透露,大多数酒店的租赁方式综合了定额和营业额两种考虑。
据介绍,大多数酒店租赁店租,也是按照面积、位置、路段来计算总的租赁价格,但是在合同签订时,双方约定要“第一年租金打8折,在第3年开始租金上涨10%,第5年开始上涨20%”等。
“酒店业回本周期比较长。”老杨说,一般情况下,合同一签就是10年甚至20年。
此方式似乎比较合理,既考虑到了租户的发展,也考虑到了房东的租金利益。但这似乎只对酒店等一些延续时间比较长的品牌企业敞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