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八月,房企中报陆续出来,大家都带着期待及疑惑的复杂心情观察。
业绩好过预期甚至持平,是否意味着与政策背道而驰?那么政策的调控恐怕不会松绑。如果业绩下滑,会引发更多投资机构及金融机构的担心,上市企业的将面临股价的波动,更何况近期股市是如此的暗淡。
不过8日下午,中海发布7月销售公告,称其2011年7月份实现房地产销售额港币80.6亿元及销售面积4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分别为62.8%和16.3%。而2011年1至7月份,中海累计实现房地产销售额港币602.9亿元,同比增长82.4%,累计实现销售面积35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7%。
同日夜间,万科公布2011年度中报披露,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9.9亿元,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和5.9%;此外,万科共有1022万平方米已销售资源尚未结算,合同金额合计约1187亿元,并持有现金约407.8亿元。
在三日之前,万科也已公布,今年1-7月累计实现销售面积637.2万平米,销售金额740.9亿元,同比分别上升60.9%和63.9%。
这组数据也许可以使一批企业看到希望,因为市场还不是大家担心的剧烈下滑。
但是反方向看,万科中海作为行业巨鳄,它们的业绩也许代表着未来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行业的集中度也许在这一个十年逐渐显现。如何在这个十年中与国企、上市巨头共存,将是数万家中小房企面临的一个问题。
大和资本的孙明春说,他要在8月18日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讲“宏观政策走钢丝”;而不少企业家包括卢铿、梁上燕说,必须要讲讲这个行业和这个市场的改变及未来将面临的模式革命。
也许,他们的解答可以从不同层面解读,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数万家房企可以怎样生存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