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
进一步规范房产中介行业
“感觉通过中介公司看的房子会贵很多。”近日,准备在建设路附近购置一套二手房的市民陈先生抱怨道。他认为,中介市场的经营混乱推高了二手房房价,也在不同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低买高卖、炒房、违规操作、卷款潜逃等等现象屡见不鲜。
对此,该《通知》明确要求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应当加盖房地产经纪机构印章,并由房地产经纪人员签名。未取得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的,不得在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上签字。而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经纪机构要严格按照商品房预(销)售方案和申报价格对外销售。各地对无证售房、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发布虚假信息和广告、规避限购政策、违法返本销售和售后包租,以及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外乱收费、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不按要求公示价格信息、隐瞒真实情况以及群众投诉较多的房地产项目,要及时进行核实处理,情况查实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间可暂停网签资格。
成都富房不动产房屋经纪公司的副总经理刘应忠认为,成都已实施了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已从经纪机构、经纪行业从业人员两个方面对成都市中介机构进行了规范。他表示,其实早在该管理办法出台前,成都房地产行业就已经有类似的自律性管理制度,富房的所有从业人员都是持证上岗,同时所有的代理收费也是透明公开的。因此通知的正式实施,将进一步规范整个行业。
成都
中小房屋中介将受冲击
业内人士认为,《通知》的出台是为了应对炒房和交易市场上的哄抬房价行为。在成都二手房交易市场上,有房产经纪人资格证的从业人员少,一些房产经纪人认为,如果新规真的实施,对小中介机构的冲击会很大。据透露,一些没有资质的中介公司,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常通过“吃价差”、“两头吃”等手段,扰乱市场秩序。现在有了“立等可取”,有中介资质且具备网上签约资格的中介公司,可以更专注市场竞争;没有资质的中介公司则无法通过网上预审,业务量面临萎缩。迫使这些公司向规范化、品牌化公司看齐,提升自身服务素质,从而提升全行业服务水平,一些小的中介势必受到冲击。
据了解,成都早已经开始实行中介机构备案管理。目前,在主管部门的备案中介机构从2008年底的295家上升到2010年底的1224家。同时,从去年开始,成都就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了对全市从事房地产销售人员进行统一注册,持证挂牌管理,截至目前,累计注册登记的房地产销售服务人员达到了21507人。
除了《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成都市在后期还将出台《成都市房地产居间行业服务规范》、《成都市房地产代理行业服务规范》等措施和具体的管理办法,将重点针对中介门店设置一系列“标准化”,要求逐一达标,否则将被淘汰。玛雅房屋成都总部总经理雷建认为,新规设置的门槛对中小中介机构影响较大,同时其监管机制和处罚机制提高了从业机构或人员的违规成本,一旦违规轻则经济处罚重则被行业踢出局,这样的后果让很多从业人员都有所顾忌。管理办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整个经纪行业进行一次洗牌,一些不具备资质和实力的代理机构势必会转头到品牌中介旗下,通过加盟形式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