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天窗,奔驰在城市最美的道路上,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欣赏着闽江江景,还一路畅通不堵车,自2000年起福州江滨大道就给市民们带来这样的驾乘享受。据了解,到2012年,江滨大道向西延伸段也将建成通车,届时从闽侯甘蔗到马尾,从福州的西大门到东大门,整条江滨景观带将全部串起,沿江开发区域比目前增加近一倍,福州江滨将形成更多的景点供市民观赏和体验。
家住北江滨的叶先生说:“福州有海但不临海,闽江就是最优质的资源,过去十年北江滨、东江滨和南江滨都是最宜居的板块,有头有脸的人们必定住在这里,下一站就是西江滨了。”
西江滨大道,18分钟对接省体
“城市的发展,就是道路的发展,”深圳南山区某领导如是说,“南山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滨海大道的通车。”
深圳滨海大道于上世纪90年代末建设,当时投资总额达2亿元,于1999年底通车。全长9655.24米,双向八车道,连接南山区与福田、罗湖。滨海大道的通车也开启了深圳向西发展的序幕,使得南山一跃成为深圳唯一的四大基地所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旅游基地、物流基地和科研教育基地。2007年港深大桥建成、深圳湾口岸成为继罗湖口岸、皇岗口岸后第三个直通香港的口岸,自此南山区彻底从城市边缘地带,一跃成为深港中心。滨海环境加上政府支持及口岸地利优势,不但吸引了更多深圳人在此置业,连香港客户也对这里青睐有加,物业价值目前基本与福田、罗湖接近。
而福州地处东南沿海盆地,四面环山,境内多丘陵,交通条件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福州向西多年来一直只有一条甘洪路,使西部区域与主城的融合受到掣肘。在2009年颁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实施意见》和《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两项目规划中可以看到,福州未来10年,将充分利用西部的闽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闽江新城建设成为集高端住宅、高端商业、高端旅游业为一体的新兴城市中心。
在政策的指导下,交通已先行一步,5月18日甘洪路改造已完成并通车;6月底绕城高速与甘洪路实现互通,五四北省体育中心到甘洪路只需5分钟;今年底三环路将全线合龙,从这里绕福州一圈也只需要30分钟,半小时主城生活圈时代到来。
其中重中之重的是,2012年西江滨大道的建成,从这里10分钟对接绕城,全程最多18分钟车程可到省体,让闽江新城可以更快速地融入主城区。凭借闽江上游生态资源和沿江景观带,在打通交通瓶颈之后,这里的宜居价值将会让更多的人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