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房产中介为了自身利益,以“阴阳合同”、“扣房”等手段获取高额利润……”
近日,一个反映沈阳房产中介潜规则的热线电话打进本报。这位自称从事二手房生意的刘先生向本报记者表示,在二手房交易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逐渐影响到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
刘先生所反映的情况是否在沈阳二手房交易市场中较为普遍?为何部分从业者对这一影响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趋之若鹜”?带着众多疑问,记者走访了沈阳部分二手房中介。
读者爆料 中介“扣房”多赚几十倍
读者刘先生已从事房产中介生意10年了,“别看在这行儿干这么多年了,但我并没有赚到什么钱。”刘先生告诉记者,之所以自己生意并未有大起色,归根结底还是自己“老实”。
刘先生透露,自己身边的一些同行都通过一些手段“发家致富”了。“比如现在一些中介公司都在"扣房"。通俗讲,就是与卖方达成一个合理的低价将房源买下,然后再通过高价卖出,中介公司从中赚取高额的差价。以一套30万元的房源为例,如果正常交易,中介仅能赚到1%的佣金,即3000元;而如果用"扣房"的方式以40万元卖出,则中介公司将获利10万。”
刘先生告诉记者,中介公司在“扣房”时是以卖方“委托转让”的方式进行的。“中介公司与卖家会进行一个委托公证,这一过程的成本非常低。当委托成功后,房产便由中介公司委托销售了。中介在其中获取了高额差价,而卖方也在里面规避了税费成本。”
在人们看来,作为“桥梁”的房产中介,其本职工作原本是为买卖双方搭建平台,以佣金作为其根本收入。但在李先生看来,正是高额差价,让一些房产中介在经营过程中偏离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