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省体到奥体,福州用了25年!1986年福建省体育中心正式动工兴建,占地20万平方米的省体足以让改革开放之初的福州感到震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见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况空前,见过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热情似火,福州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个仅能够容纳3万人的体育馆了,于是一场蜕变即于势在必行中破茧而出——海峡奥体中心来了!
奥体前传 省体25年的沧桑光影
家住省体附近的老郑每天都要绕着省体跑上一阵。这良好的习惯已经保持了25年。他说这样的好习惯得要感谢省体的到来。福建省体育中心是1986年开工建设的,据老郑回忆,在此之前省体这个区域还是个农业区,周边都是农田和菜地,甚至连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
1989年,建设历时三年的福建省体育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第一次踏上那黑色的煤渣跑道,那股兴奋劲我到今天还记得!”老郑说道。经过25年的发展,省体也经历了若干次整修。现在的省体是一个能够容纳3万人的大型多功能综合性体育场,占地近20万平方米。如今与省体紧密相连的五四路,已成为福州唯一的CBD(中央商务区),是福州城区写字楼、银行、饭店最集中和最具档次的街区,并拥有全福州最早的一批高尚住宅。而众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也为周边的居民带来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化太大了!”望着省体周边的繁华影像,老郑感慨道。
奥体正传 一个花农的奥体大事记
与当年的省体一样,海峡奥体中心也是在一片沃野之上开天辟地而来。对于这一点,建新镇的花农罗师傅是最有感受的。因为作为奥体拆迁户的他,海峡奥体中心的拆迁工作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他向笔者拿出了一份厚厚的剪报,上面都是发布在福州各大媒体上的关于海峡奥体中心的新闻。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罗师傅所收集的海峡奥体中心的发展历程:
2010年10月12日,福州市城乡规划局、福州市体育局、福州市土地发展中心三家市政机构联合发布的《关于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主体育场建筑设计造型方案的公示》,从10月12日至10月18日公示3套方案,征求全市人民意见。并明确了海峡奥体中心选址于南台岛中心,北至建新大道,南至规划路,西至金洲路,东至福湾路。
2010年10月23日,经过为期7天的征集,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方案初步确定。
2010年11月5日,海峡奥体中心主场馆用地钻探工作已经全面完成。
2010年11月16日,海峡奥体中心5号地块拆迁工作举行了第一次抽取选房顺序号现场会。
2010年12月6日,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5号地块拆迁工作的第3轮选房日,也是该项目第一协商期的最后一次选房。
2010年12月23日,福州市政府正式举行了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动工仪式。当天省委和市委的相关领导们参加了奠基培土。
当翻阅到海峡奥体地块拆迁选房的新闻时,自己也是拆迁户的罗师傅兴奋地说道,得知自己选房的日子时他特别激动,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最后在第2轮选房日中,罗师傅选到了他心仪的房子。他憨憨地笑道:“想象未来这比省体还繁华,真是欢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