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春节,准备买房的首次置业者小戴有些纠结。“目前准备的首付可以买一套总价40万元左右的房子,但是看了几个楼盘后,不少置业顾问都说,根据现在的调控政策,以后换房成本太高,要买房就选择"终极置业",买一套面积大点的、环境配套和物管服务都比较好的房子。我应该坚持最初的选择呢?还是攒足钱买套大的房子呢?”
贵阳“限购令”出台后,贵阳一些楼盘在营销中打出了“终极置业”的概念,鼓励购房者在面积选择上买大不买小,同时在环境配套上也应有前瞻意识,这种“终极置业”的现象在一些中高端住宅项目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因受新政的影响,一些购房者显然对这一营销概念也很“买账”,小河某楼盘的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楼盘在春节前推出了140-160的中大户型,在节前问津的购房者并不多,随着“新国八条”及本地“限购令”的出台,近期这类中大户型成交量和咨询量明显上升,不少购房者就有“终极置业”的购房考虑。中心区某楼盘的一位销售顾问说,过去在中心区买房的客户,关注得最多的就是地段优势,但是近期很多购房者的考虑更长远,比如了解楼盘是否有宜居的环境、配套如何、有多长的居住年限等,可见“终极置业”的观念已现端倪。
在喷水池国艺大厦工作的周先生最近买下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他原本打算在公司附近买套小户型,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金阳新区的一个生态大盘。周先生说,中心区买房固然交通方便,但是从长远考虑,还是选择户型大一些、小区环境宜居的房子,避免以后还得为追求居住舒适度再次置业。
业内专家指出,相对过去的“梯级置业”,“终极置业”观还有待验证。回顾1998年以来住房市场化以后的产品,人们对于居住品质的追求也在与时俱进,特别是对于一些工作变动较大、家庭成员有变化的首次置业者,现在谈“终极置业”并不理性。建议有长远居住意向的购房者置业时,可从生态环境、建筑品质、户型空间、生活配套、区域发展、物业服务等方面来考量。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所所长宋明认为,随着楼市的发展,住宅市场将会分化,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比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市场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因此,不妨参考一些楼市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低收入人群会选择保障性住房,普通市民会选择普通商品房,财富人群则更多地居住在豪宅里。财富人群和普通市民各取所需,既解决了民生问题,也让楼市能够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