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楼市动态 > 正文

李克杰:“限购令”并不构成户籍歧视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1.03.02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 李克杰

  按照新“国八条”的要求,各地要在2月中旬之前出台住房限购实施细则。截至20日,全国已有十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限购细则,内容均与“户籍”挂钩。这种“以户籍为核心”的房屋限购政策,引起社会各界的质疑和诟病。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房屋限购与户籍挂钩政策呢?在笔者看来,社会各界应当理性看待当前“以户籍为核心”的房屋限购政策。既要看到文明社会的发展方向是逐渐消除户籍藩篱,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公民迁徙自由,也要看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社会管理水平的滞后,还远远跟不上经济交往和公民自由流动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不少管理政策以户籍为依据实施授权和准入,至少在目前是不得已而为之。

  必须承认,城市房屋限购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住房需要,抑制住房投资和投机需求,从而保持基本的供求平衡,以稳定城市住房价格,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这就要求政府以居民的工作和居住需求为限购的主要标准,而不应以户籍为基本标准来进行甄别和认定。

  这无疑是理想化和比较成熟的政策模式,是城市住房政策的努力目标。但就目前而言,我们却不能对现行政策进行过于理想化的衡量,更不能以是否符合理想化模式而否定现行政策的合理性。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国家的宏观管理还是国内各地区的具体管理,都通行着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属人管理,即以户籍为标准进行管理;二是属地管理,即以实际居住地为标准进行管理。传统管理模式下,主要是属人管理,而随着理念的进步,特别是社会管理手段的革新,属地管理将成为迁徙自由社会的基本管理模式。在当今中国,我们正致力于逐步消除户籍差别,打破户籍壁垒,然而目前仍处于“进行时”状态,因而还无法实行彻底的属地化管理。

  也就是说,即使撇开一些大城市自身的承受能力等限制因素不论,我国目前的社会管理水平尚不能适应完全属地化管理的客观需要,因而,城市的房屋限购政策实际实行的是“户籍十居住”即“属人十属地”的混合标准。首先将全体居民分为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这是典型的属人管理,而对于非户籍人口又以纳税和劳保为辅助标准,这其实是一种属地管理,也充分考虑到了非户籍人口的“定居状况”。从我国社会管理水平来看,这是城市目前所能实行的“最佳管理模式”,无可非议。

  如果从每位公民的“权利总量”而言,城市对非户籍人口的限购,并没有实质影响其“权利总量”,谈不上构成户籍歧视。因为,非户籍人口在暂住城市的购房权利受到一定限制,但他在其原籍所享有的购房权利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从理论上讲,在城市限购令下所有居民以购房套数为标准的购房权利是平等的,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不平等。总之,我们分析政府政策的公平性时,要整体性地看待,不可抓住一点不顾其他。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