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很多网友对“限购令”寄予相当高的期望,把它当成调控楼市的“利剑”了!我并不反对调控,也不否认“限购令”对开发商的警示作用,但他山认为,“限购令”对社会的负面效应远远大于对楼市的积极影响。
一、“限购令”能抑制通胀?
某些专家在解读“限购令”时,把它与抑制通胀联系在一起。以2010年深圳官方公布的数据为例,2010年深圳新房年度成交均价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每平方米20163元,比2009年上涨33.2%。上涨的33.2%里面,有多少通胀的成分在里面?权重占是多少?这不好统计,因为还有一个根本无法统计的数字,就是深港合流的热钱对上涨幅度的影响。10年11月他山写过一篇《深圳楼市或将面临热钱的洗礼》对此进行过分析。楼价上涨与通胀可能有关联,但靠“限购令”抑制通胀根本不可能。
二、二三线城市有必要“跟风”限购吗?
虽然新国八条指出,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前已有北京、上海、南京、青岛、济南、成都、南宁、贵阳、太原、长春、哈尔滨等十余个城市出台了落实“新国八条”的调控细则。北京的土地资源稀缺、房产供应有限,限购貌是合理,可是一些二三线城市却盲目“跟风”,这正是调控的杯具所在。
据他山所知,人口不过500万的长沙2010年供应量达到1200万平米,也在酝酿“限购”,他山认为像南宁、贵阳、太原等人口数量在200~500万人口的城市,有些城市的年房产的供应量达到500~1000万平米,如果这些地方政府盲目相应国务院号召,不顾本地实际情况,设置门槛将一些“刚需”挡住,非要“限购”,其结果必然是将这些城市“逼”成空城、鬼城!
三、“限购”是大城市抛弃小白领的信号
北京的“限购”手段之一是提高户籍门槛重。这种做法的本意像是要限制像山西煤老板、温州炒房团之类的购房客进入北京。这种做法,会让更多漂在北京的小白领受伤。他山记得,03年,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演变成一场深圳“何去何从”的大讨论,当时深圳市长非常重视舆论的“被抛弃”,亲自与该文作者对话,北京大面积的小白领受伤,会不会衍生出《北京,你被谁抛弃?》。
他山认为,“限购”是大城市抛弃小白领的信号。如果在当前高房价的背景下,中国大量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政府盲目“跟风”限购,导致的结果是:城市成为中国贫富分化的分水岭。户籍政策中的城市户口、农村户口、暂住证之类的“证”,本身是中国阶层分化和不平等制度的标志。“限购令”就是公开的户籍歧视,取消户籍叫了多少年,没有进展。如今以城市户籍为界限,人为将中国的贫富群体分开,这是历史的倒退,与涛哥倡导的“和谐社会”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