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十五条”一落地,立即引来各方关注,被称为最为严厉的落实“国八条”的地方楼市调控细则,但同时也如期招来非议,政策一出,很多人便开始在网上制造舆论,称“京十五条”排外,是对外地人的“歧视”。
何以“京十五条”会被称为“歧视外地人”呢?理由是“京十五条”明确规定“无法提供北京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北京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北京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向其售房。”
“京十五条”这一条对于抑制房产投资和投机需求,真可谓是力度空前!恰恰也是这一条,被人称为“排外”,歧视外地人。
其实,现在的网络舆论大概有这么一个规律,就是一个政策出来后,持反对意见者往往云集,开始在网上通过跟帖、微博、博客等制造舆论攻击,而支持者大多不出声。表面上看,似乎反对者占压倒性优势,其实并非如此。
“京十五条”面临的状态恰好就是如此。其实,“京十五条”的背景就是为了应对老百姓降房价的呼声,下决心大力抑制过热的房产投资与投机而出台的。按说“京十五条”应该是被民众称赞的,何以又招来“板砖”?
那么我们首先要看看这些“板砖”是从哪里“飞”出来的?如果仔细观察微博中的言论,“排外”、歧视”大多是从房产商和外地投机炒房客而来。如此而言,我们反而欢迎这样的“拍砖”,这说明“京十五条”的确击中了他们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