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紧扼房企“银根”已经在部委间形成合力。国土部提高土地出让金保证金比例至20%,同时要求在一个月内缴清成交额50%的首付款;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加强土地税收缴纳清查工作,其中包括严格清算土地增值税。
而住建部门则出台将开发商的预售账款存入专门账户的有关办法,进行监管实行“专款专用”,北京已经在12月开始正式实施。同时,住建部还与外汇管理局发出通知,进一步规范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管理,防止热钱进入内地楼市。
市场加速整合分化
政策层面对房企“银根”的紧逼,是否会传导到房价的变化上?开发商迫于资金压力进而降价促销?
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至11月全国房价呈反弹之势,已经连续3个月环比上涨。本报在此前系列报道中就指出,调控数月房价并未有实质性降价,仅在部分区域出现较小的降幅以及优惠折扣。
据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透露,新政出台后,他们通过今年上市公司的年报统计发现,70%以上的上市房企现金在100亿元以上。“如果保持目前的开发速度,这些企业可以撑两三年的时间。”
事实上,今年5月6日,恒大地产率先发布全国项目八五折优惠的消息,但在10天后随即结束。这也被业内人士认为开发商在试探市场,仍在死扛房价。
“我们是3月份开盘的,现在还剩十多套,房价没有变化,除了一次性付款可以打九九折外,也没有其他优惠活动。”北京通州某楼盘的销售人员近日对记者表示。
开发商资金链松紧成谜的同时,尽管今年中央的调控政策日益趋严,但地方执行层面则直接影响到调控的效果。
“比如对于二套房贷款的政策,如何认定二套房,模糊的标准很难让政策真正得到落实。”中国社科院财贸所高广春对本报记者表示。
记者同时也注意到,购房差别化信贷此前也遭遇到“见招拆招”的尴尬境地。“新国十条”出台两个月后,部分城市开始出现了房贷松动的迹象,不仅优惠贷款仍然存在,甚至还有消费贷、房屋装修贷的贷款形式曲线变身房贷,资金也再次流入楼市。直到8月份银监会等三部委再次重申严格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
“今年信贷收紧,再加上由于限购令导致销售收入的减少,中小开发商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房地产业有可能将重新洗牌。”全经联研究院副院长陈宝存表示。
事实上,由于担心地产业务成为公司的累赘,一些此前热衷以房地产经营作为副业的上市公司,纷纷将旗下的房地产业务进行剥离。太原刚玉、金种子酒等公司都不约而同地转让了旗下的房地产业,全面撤离房地产市场。
同时,房地产的并购也开始出现。清科集团研究中心报告称,第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并购案例118宗,同比增长76.1%。报告分析称:“4月份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在银行贷款收紧、楼市成交量下跌、潜在购买者处于观望的压力下,一些规模较小的房地产企业出现成交量骤降,回笼资金困难,成为其他企业的扩张对象,资金链方面的压力促使房地产行业开始洗牌,行业并购整合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