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典型的新加坡模式,大部分国民住进保障房,让商品房比保障
房价格高十倍,于我何干?问题是,新加坡保障了80%的国民住房,我们保障得了8亿吗?
我们必须给房地产调控鼓励,并且指出,投资过热的问题由税收与贷款成本解决,征收房产税、给房地产市场单独加息是最好的选择。房地产如此发展下去,第三轮调控势不可挡。
注:在地铁上见到几个民工朋友,背着大包袱,没位子,直接蹲在地上。
看他们的头发,年纪应该不超过50,皱纹已经很深。
绝不嫌弃他们没教养,如果我天天在工地,累了一样坐在地上,只要能休息就行。也有老家的亲戚在工地上,一个月赚2000块钱。想起了他们。
很晚了,接到一个尊重的前辈的电话。
必须要严正声明,没有去参加山城研讨会,接到邀请,本想去打酱油,好奇害死猫,但排不出时间。
即便打了酱油,也绝不等于赞同,市场的理念岂会轻易改变。
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