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文本严打“阴阳合同”
“房地产中介行业一直没有法律层面的条文,赋予其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宫萍表示,在法律和法规层面,需要有规范化的制度对行业进行管理。
“规范化”的缺位体现在二手房交易的各个环节。北京一位资深从业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以房源发布为例,业主提供给指定中介的房源信息很容易被其他中介窃取,并造成 “抢客户”(行话称“切客户”)的现象。个别中介甚至换掉房屋的门锁,从而“霸占”这一房源。
上述知情人士称,按照新规,业主在发布房源信息时,需要与中介签订书面委托合同,一切房源信息和权利义务都以合同为准。同时,中介机构发布的房源信息中,房屋位置、面积、户型、产权等重要资料必须明晰。
另外,新规还将设定一个规范化的操作模式,供行业参照。上述人士称,二手房交易流程繁琐,交易环节复杂,不少中介公司自行设定合同范本,容易损害购房者和业主的利益。
宫萍认为,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可以使得“阴阳合同”等问题出现的频率大大减少,并有助于减少交易环节的纠纷。
事实上,在二手房交易中,中介机构也有可能成为受害者。上述从业人员表示,对于一些产权复杂的老房子、法院正在查封或者尚未解冻的房产等,如果客户刻意隐瞒,经纪公司仅凭房产证无法辨认产权问题,容易引发产权纠纷。
林倩表示,产权纠纷是房地产交易中最常见的纠纷,建议新规赋予经纪公司查询产权的权利,从而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