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多家楼盘报高售价被物价部门驳回》,这篇报道预示着政府开始使用行政手段干预物价.这种行政干预目的在于避免物价上涨和政治动荡.但行政干预往往无济于事,因为导致此轮物价大涨的原因在于政府实行了通货膨胀政策.过量的货币发行必然导致物价上涨,这种干预价值规律的后果只能暂时抑制物价上涨,但无法最终解决问题.
限定房价实际是人为制造短缺,最终导致房价报复性上涨.
限价首先会刺激需求。我们知道,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反过来,价格变化还会影响需求和供给决策。对消费品而言,价格下降会刺激需求,价格提高会抑制需求。对投资品而言,价格上涨反而会刺激需求,价格下跌却抑制购买。由于住房兼具使用和投资双重属性,因而房价变化也与一般商品不同。作为必须品,住房价格的轻微变化,并不会影响需求变化。而当市场认为房价持续上涨时,可能会让未来需求转化为即时需求。作为投资品,房价上涨时,需求往往更旺盛。因而,房价的市场预期更能影响到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需求决策。
政府如若限定住房价格,则价格机制失灵,这会创造出超过均衡水平的需求。同时市场意识到未来房价会继续上涨,一方面促使远期消费转为即期消费,另一方面刺激投机性需求,从而加剧住房短缺。
其次,限价会抑制供给。对于住房供给而言,价格走高肯定会刺激开发商增加住房投资,从而增加供给。如果政府限定住房价格,乃至限定开发商利润率,这必然打击开发商的投资积极性,进而抑制住房供给。短期内,由于开发商已经增加了住房投资,因而供给缺乏弹性,开盘量会维持既有水平。但在中长期内,由于销售价格和利润率受到限定,开发商就失去了继续投资的动力,从而导致住房开发投资下降,从而减少市场供给。
这样看,政府限定住房价格,其目的好像是让消费者能够买得起房,但其结果是刺激了需求,同时抑制了供给。最终结果是,限价措施一旦取消,将推动住房价格进一步上涨。
或许可以认为,行政性限定价格是政府权益之计,为的是避免市场恐慌和政治动荡,但如果没有住房供给的同步增加,限价只能起到相反作用。
市场价值规律证明,价格限制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如果政府真要从民生角度出发来抑制房价,最好的办法是增加住房供给,改变房价单边上涨的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