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第二轮调控粗暴的行政干预手段饱受争议,但是楼市成交量却出现了条件反射似的紧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伴随着开发商和购房者免疫力的增强,调控之路走得越来越艰辛,人们的欲求也越来越膨胀。人们甚至不关心成交量的微妙变化,直接三级跳关注房价是否能够立刻回落。第二轮调控的横空出世给第四季度楼市带来了重组的冲击,也直接影响着2010年楼市的年终成绩单,进而使得2010年楼市是否探底上升为社会的集体质疑。
调控冷冻成交 开发商难有暖冬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最新统计,上周被监测的35个城市中,20个城市成交量环比下跌。其中15个城市跌幅超过10%,广州在新政后的跌幅甚至高达69.61%。面对第一轮调控的失效和房价的反弹,第二轮调控运用“限购”的行政手段果断叫停市场活动,虽然这不可避免地激起了市场多方的激辩,但是通过加息、监管预售金、提高准备金利率等后续政策,楼市调控打出了漂亮的里应外合之战,将活跃亢奋的市场情绪速冻降温,顺势推动了楼市成交量的拐弯下滑。
然而成交量的局部颓势是否能波及到整个楼市大局?第二轮调控是为了遏制楼市回暖应运而出,基于政策的针对性调控疗效明显,实现了不择手段剿灭成交量反弹的直接目的。新政通过连环爆破,已经递进式地加重了市场上的观望情绪。因此在第四季度,楼市势必积蓄起一股成交冷潮,一线城市成交量将继续遇冷冬眠。据央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速已出现回落,随着市场上成交冷缩的到来以及融资渠道的收窄,今年冬天开发商的日子将不会好过,一部分开发商将被迫选择降价妥协,以价换量保全资金链安危,以求得“温饱”过冬。
警惕楼市苦肉计 冷眼看破假性回落
不得不说第二轮调控打的也是心理战,主要还是通过浩大的声势来威慑投机需求。今年四月份楼市成交量萎靡只是单纯的生理反射,而想依靠量跌带动价跌依然阻碍重重。住建部已经承认限购政策只是短期手段,并且伴随限购令的出现,各地也开始利用灰色地带研究出了拆弹对策。与此同时,新政将进一步加速楼市投资需求分流,投资市场也将呈现一轮全新的洗牌,部分投资客户将转向商铺、写字楼等商业地产产品,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将在乱世中赢来契机。接下来,如何防范这种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反弹恶果,将成为捍卫二轮调控成果的关键。
社科院曾发布报告提出,本轮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是使得一线城市平均房价回落20%左右,这意味着在全国平均房价增速由正转负之前,房地产调控仍将持续。本轮调控必将以一线城市房价下跌为终,但是如果单一的以一线城市房价回落20%作为标准,则更加需要警惕一线楼市使用苦肉计,通过短期的假性回落诱使调控提前终止,如若调控中了计,见“好”就收,楼市很可能在明年春暖花开时卷土反攻。
由此可见,第二轮调控为了抑制楼市回暖用的是“激素”类处方药,虽然能够在第四季度带动成交出现立竿见影的回落,但是伴生的不良反应也异常严重。在第四季度,楼市成交量的下滑虽然为房价回落提供了前提,但是2010年楼市探底机会甚微。一方面要求购房者摒弃抄底的功利心态,另一方面也要求调控能够在成交量回落后尽快中断激素药物,利用年底这场量价齐跌的战机,促成楼市秩序和免疫力的中长期建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