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直接收取预售款迫房价下跌。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银监局出台《北京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12月1日起施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举有望促进房价下调,在新政实施前,还有可能挤出大量房源。最先流出传言的是北京,不过深圳率先实施。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深圳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规定,在商品房预售项目竣工前,商品房预售款必须专项用于购买该预售项目建设必需的建筑材料、设备和支付项目建设的施工进度款(含工资及社会保险)及法定税费、行政罚款,不得挪作他用。
对于规定的严格执行,一部分开发商感到恐慌。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开发商资金链将受到重创,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必然就可能会降价促销,更不用说还要捂盘惜售了。
5、地产商民间借贷释放房价下跌信号。
银行对房地产企业项目贷款普遍收紧,一些在楼市疯狂上涨时半路出家的开发商遭遇融资难题。某开发商人士表示,银行不肯贷,信托公司也挑着项目做,多数只能找民间借贷解决,“房地产项目现在不好融资,风险评估都很大,能以20%从信托公司融到(钱)就很不错了。”
长期依赖资金支持的开发商转向民间渠道借款,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6、银行可承受房贷压力升级。
日前,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文挥在2010年中期业绩报告会上披露了最新房贷压力测试结果。钱文挥表示,即便在房地产下跌50%的极端情况下,交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上升约1.6个百分点,个人按揭不良率增加约1.2个百分点。总体而言,不良率改变仍相对较小,风险不大。其他银行亦是如此。
所以,再不能以要死也是银行先死作为借口来胁迫政府必须停止调控,也为政府坚决执行调控力度扫清了障碍,房价下跌路已经铺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