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二手房动态 > 正文

中介对缝套利 现金收房现身二手房交易市场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0.10.14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套利对缝本是黄牛的专利,如今个别房产中介商们也学会了这一手。

        房子挂在中介长时间卖不掉,但被中介用低价收走后,短时间就会高价卖出。这是为什么?13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房地产经纪和买房人、卖房人的信息不对称,部分中介利用“现金收房”方式,从中赚取差价。

        中介对缝套利

        经常关注二手房市场的投资者,经常会看到房产中介内,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售房信息,这在业内被称为“挂售”。由于房产中介竞争激烈,许多房源信息都是免费登记,当然多数房屋都很难卖出,相对于需求仍很旺盛的二手房交易市场,房产中介与买卖双方的博弈也就由此展开。

        “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啊,免费挂售只是为了拥有更多的交易筹码,中介主要获利手段就是对缝和佣金收入。” 长春市民苏小楠提到房产中介,首先想到的就是房产中介商近来主推的现金收房。

        苏小楠告诉记者,三个月前自己把长春西广场附近的一套老房子委托给中介,要价26万元。委托登记时,中介人员就提出以22万元的价格“现金收房”,由于价格上无法达成一致,自己没有同意。可房子在这家中介挂了一个多月也没动静,她再打电话询问,中介反复强调现在市场不景气,加上房龄又太长,买家都嫌价格贵。

        这期间中介再次提出以22万元收房,并表示只能先付一半房款,一个月后再支付剩下部分,而且先不办理产权更名,只办了“全权卖房委托公证”。因为缺钱换房,苏小楠最终达成买卖协议。一个星期后,她拿到了剩余的房款。“在与原先的邻居闲聊中,我才知道通过中介购得我家先前房子的买家花了27万呢。”苏小楠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中介光是这一笔就赚了5万。

        收房暗藏猫腻

        “中介找买家的同时,往往会利用房屋上老旧、位置不佳、屋内结构等缺欠,给售房者造成压力,以便低价收购房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产中介商告诉记者,现金收房其实就是把房屋作为套利工具,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中介将手中的房子拿去银行做抵押变现,再以低价收取更多的房产,获取规模效益。

        据他介绍,在买卖交易过程中,中介往往与房主签订委托房屋产权交易公证,而不是产权更名,“两年前南关区就有几家房产中介,给了一半的钱,人就蒸发了,风险还是存在的。”他说。

        房产中介销售房子也讲“方法”,一套房子在预期能“收进来”的前几天,就已经开始买方的工作,让客户知道这套房子,尽量制造销售抢购的气氛,现金收房让房主手中房屋价格无形缩水。

        记者在房产中介市场走访时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开展现金收房业务的中介并非个例。对此,长春律师黄辉提醒广大售房人,按照相关规定,房地产经纪机构收取佣金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选择中介买卖房屋时,一是尽量选择规模大、口碑好的中介公司,以降低风险,正式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一定要去有关部门办理房屋产权更名,更大程度上避免交易风险。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