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手房交易中的“把关价”,购房人称“看不懂”,房管部门称定价是有依据的。昨日,有相关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想把好事办好,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公开透明。
去年在武昌世纪彩城买过二手房的汤先生说,房价不断上涨,“把关价”也在不断调整,但外人却无从得知。能不能受理,全凭窗口交易人员一句话,靠得住吗?他说,至少,各区房管部门应在交易大厅公示“把关价”,让交易双方心中有数。
归纳购房人的意见看,之所以觉得“把关价”随意性大,一是定价过程中,外人无法参与,心理上难以接受;二是没有公开的标准,感觉是工作人员说了算;三是交易窗口收件时的弹性,加剧了大家的怀疑。
多家房产中介公司负责人也表示,“起步价”起到了维护二手房交易市场秩序的作用,在防止逃税上起了很大作用。作为利益相关者,部分购房人提出质疑,希望拿出科学的定价依据,也是可以理解并支持的。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路金勤教授认为,“把关价”是根据二手房市场的状况来制定的,定价是有依据的。市民觉得定价太随便,是由于他们认为房管部门定价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公开性。
路金勤教授建议,房管部门在定价时,可以先找资深估价公司对该地区的二手房进行估价,然后组织社区居民举行听价会,再综合定出交易价,并对全社会公布。这样既保证了定价的科学性和公开,又能防止买卖双方逃税。
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叶学平表示,西方国家房地产市场诚信氛围好,二手房交易征税多数是以交易价格为准的,没有评估价这一说。普通人对“把关价”有疑问,主要是公开性不够。他建议,公开“把关价”难度不小,但考虑到交易双方的知情权,从公正公平考虑,房管部门还是应尽快着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