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博文 > 正文

杨红旭:央企退出房地产业疑似“烟雾弹”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0.08.01 来源:杨红旭博客

  所以,央企在房地产开发领域的表现,关键是看剩下的16家央企。结果却是,近几个月以来,16家企业中的保利、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华桥城等多家央企扩张势头依然不减,甚至还有加码。据相关统计,4月中旬以来百日内,央企购地金额高达300亿元左右。前段时间,市场一度传言称,国资委近期通过约谈等方式“授意”房地产央企下半年在各自专注的领域加速扩张。消息一出,国资委便被迫出面辟谣。但到底国资委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恐难说清。

  详观这16家央企:中建、中房、保利、华侨城、中铁、中国铁建、中化、中粮、中冶、五矿集团、中国水利水电、葛洲坝、港中旅、招商局、华润、南光。从中可以发现,在房地产开发领域,真正有经验、有专业、有品牌的只有中建、中房、保利、华侨城、招商局、华润等六家企业。

   中房信集团CRIC土地库资料显示,去年以来上海出让的土地中,楼板价过万的地块共有33幅,其中仅有3家开工。从拿地时间看,部分地块已接近或达到闲置一年的标准。按国家政策,一年不开发罚款,两年不开发收回。开发商不愿开工,主要是对市场预期谨慎。33幅地块中部分属于地王,2009年下半年上海频现地王,其中多为央企虏获,比如华润竞得长风地王,中建搞定新江湾城地王等。

   丢掉78家小兄弟,看起来像是国资委放的一颗烟幕弹,除了规范央企投资行为外,更大企图是减轻16家主力军承受的“舆论压力”,甚至放手让其加速扩张。与普通企业相比,央企不但拥有更多的资源,比如融资的方便性,而且更容易逃脱监管,比如土地部门若是胆敢对其囤地行为罚款或收回土地,岂非国有资产流失?

   笔者认为,让央企和地方国企多承担一些保障性住房开发和运营是好事,让几家老牌军适度发展也未偿不可,但千万别放纵他们在商品房市场中“恃强”横行,推高地价还算小事,扰乱市场秩序,尤其是顶风违规事大矣。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