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楼市进入“调控年”。“新国十条”、“新国四条”等调控政策频出,使得楼市成交下滑,购房者观望情绪渐浓,以宏观政策调控为主的一系列“调控蝴蝶效应”波浪似的殃及相关产业。因此,与新房密不可分的二手房市场,也在这场楼市博弈中广受影响。
楼市长期走向或好?或坏?二手房新房“倒挂”现象是否反常?带着诸多疑问,地产中国福建频道记者专访了福州国房房产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州大学教授刘福泉先生,以期通过实地走访,进一步了解福州房产中介的生产状况。
记者:现距离4月17日的楼市新政出台已有三个月时间,较之新政前,国房网在目前的二手房成交状况方面出现了哪些不同?这次调控会对二手房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
刘福泉:我认为虽然这次中央出台的楼市调控力度空前,但我们也必须关注市场本身的走向,此次调控含有修正楼市发展方向的意味,所以这次的调控与楼市发展现状有种合拍的默契,中央调控的步点也几乎是踩在市场发展的节奏上,借力打力,以此来激发楼市回归理性。所以我不认为此轮调控有“传说”中那么可怕。
记者:受此次调控的影响程度和其他房产企业也差不多,反映在数据上,成交量下滑约有50%。在如今这个时期,这也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市场本身的走向是如此的。
近期市场上偶有出现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倒挂”现象,您认为新政是否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刘福泉:我认为“倒挂”现象是正常的。很多人们认为它不正常是思维上仍未走出误区,还停留在房地产市场兴起之前的状态中。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全方位兴起算起来也才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它兴起之前,市场上的房子都是破旧的,它与新房的性价比差距十分明显;然而当现在二手房与新开发的房子的差别不那么大的时候,现房肯定比期房来得值钱。
所以,我倒认为二手房与新房的差距目前还未被拉开。“倒挂”现象非但不是不正常,反而更应该直接称之为“正挂”。对于此次新政对所谓“倒挂”现象的产生,我认为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产生如此现象主要源于市场发展的成熟度,而非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