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1日),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的第一次环境影响评价正式发布,并首次面向社会征集公众意见。根据公告,本次公示主要向公众征询以下意见:规划定位和目标的合理性;发展规模的合理性;规划区内主导产业设置的合理性;规划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与资源制约因素;对本规划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建议。
据介绍,由福建省城乡规划研究院为主,台湾中兴工程顾问公司配合编制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经过9个月的反复修改、深化,日前已基本完成规划编制任务。目前《总规》已由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呈报并请求予以研究批复。根据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将重点发展以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高端机装备、海洋生物科技、低碳科技示范、清洁能源产业)、商贸加工、海洋产业、旅游养生和现代服务业。
据悉,总体发展规划期限为2009年至2030年。规划期末,人口规模将达到100万人。其中,2009年至2012年为开发起步阶段。本阶段将重点加快平潭海峡一桥(含复桥)、渔(溪)平(潭)高速公路、平潭环岛公路、客货滚装码头、岛外(福清)应急调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度假酒店及旅游景点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前期工作步伐,争取早日动工建设平潭海峡二桥、长乐古槐至平潭的长(乐)平(潭)高速、合(肥)福(州)高铁延伸平潭上岛线即福(州)平(潭)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2013年至2020年为全面开发阶段。本阶段力争“十二五”末平潭连接长乐的平潭海峡二桥及长(乐)平(潭)高速、福(州)平(潭)高铁等交通通道、岛外调水工程基本建成,主岛海坛岛的供水、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这一时期,两岸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效应充分显现;以高新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布局合理、协调发展、具有特色的两岸合作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商务文教、港口经贸、旅游休闲等功能区基本形成,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现代化的新兴海岛城市初具雏形。
2021年至2030年为发展完善阶段。经过近20年的努力,交通便捷、配套设施先进、生态良好、生活舒适的两岸人民共同家园和生态宜居岛基本建成。